我国的民法制度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2日在北京开幕,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首部民法典呼之欲出,我国的民法制度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离婚先冷静30天”“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职场性骚扰,用人单位该担何责”“QQ号和游戏账号可以继承”“禁止高空抛物”……民法典草案可谓是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7编加附则、84章、1260款条文、总字数逾10万……作为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如何理解即将出台的民法典的里程碑意义?我国民法典有何特色?哪些法条会对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草案亮点有哪些,还有哪些可完善的空间?对于这些热点问题,多位法学专家、执业律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迈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首部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覆盖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各阶段的各种权利,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意义可谓深远和广泛。”
两会期间将接受审议的首部民法典草案,应解决时代“痛点”而生,乘美好生活浪潮前进。
北京中彬律师事务所主任、资深律师宋维强在接受采访时,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扼要介绍民法典的重要七大“功效”:加强民生保障,维护百姓权益;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强化人格权保护,保障人格尊严;维护金融安全和秩序,推动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流转,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维护家庭稳定;回应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网络治理。
作为一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民法典的编纂,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上海源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法典的出台是时代的需求,它标志着我国私权治理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对于民事权利的保护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世界上以成文法为传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几乎都有成熟和健全的民法典,我国也极其重视民法典的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教授田国兴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建国后,我国曾四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一直未能完成。如今,民法典的制定条件已然成熟,首部民法典即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