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支持

要闻2020-07-22 16:58:20
导读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强化对稳

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政府工作报告划定多条今年金融支持实体的工作重点。

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将继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LPR改革、引导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帮扶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也将进一步加码。

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

金融支持实体,货币政策应当如何发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在加大总量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累计达5.9万亿元的宏观对冲措施,包括:及时果断向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精准支持防疫保供和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引导市场整体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等。

谈及下一步货币政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在确保总量力度足够、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三方面进一步发力,对冲疫情影响,服务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局。

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提法引发市场关注。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目前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让流动性能更有效率地传导至实体,这一提法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他还表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进一步深化LPR改革、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并可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咨询服务合伙人陶进伟表示,从1至5月的LPR报价走势来看,利率呈现逐步下行趋势,这正是货币政策向利率传导结果。他预计,市场化降息过程可能将维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围绕再贷款设计,再贷款利率也存在小幅下调的可能。王青预计,年内还将有两次全面降准空间,总体幅度约在1个百分点上下。

金融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今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金融政策,引导更多资金以较为优惠的利率流向小微企业。央行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融资已呈现出“量增、价降、面扩”趋势。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别高1.5个和2个百分点。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前4个月所有金融机构已支持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加码扶持力度。这些举措反映了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提高了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续贷、压降抵质押率、降低贷款利率成为今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重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兼山东主管合伙人张国俊表示,金融和实体经济应该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要互相支持,协同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打破垄断、降低存贷利差、利率市场化,同时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下一步政策的发力要点。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士岭建议,可因地制宜出台保障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支持措施,对在疫情期间到期的中小企业贷款适当给予6至12个月的展期;灵活运用外部担保等多种方式保障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不断裂;对有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适当下调原有贷款利率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