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公益痛点
在管理部门和政策扶持的大力的支持下,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投身于公益慈善,然而很多人的一腔赤诚却被一个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伤害,那就是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度问题,这个问题业已经成为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阿克琉斯之踵。最近几年以来,“郭美美事件”“罗一笑事件”以及层出不穷的名人诈捐事件,一遍又一遍地将公众公益热情的火苗扑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河南省兰考县政府甚至曾将所有扶贫款的来源、用途贴到公告栏上,供社会各界了解并监督。但是在今天,他们也许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2019年10月下旬,CCTV《新闻联播》播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报道,主题是区块链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发这一消息。这是最高国家领导人首次公开对区块链进行定性,意味着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新兴技术,也预示着区块链技术将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区块链技术就是那个可以解决公益透明问题的钥匙,就是解决中国公益事业长期之痛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关于区块链的原理,我们在文中曾经多次对大家进行介绍。其实本质上,区块链就是一种开源分布式账本,能够记录买卖双方的交易,并保证这些记录是可查证且永久保存。如果得到普及,未来合同将嵌入数字编码并保存到透明、共享的数据库中,可防止数据被删除、篡改和修订。
说白了,区块链技术可以让公众的每笔善款都更加透明,捐款记录不可修改并且可追溯。参与公益慈善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监督自己捐出的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通过区块链技术,捐款者、公益机构和受益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有可能被彻底消除。如此一来,区块链技术很有可能帮助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
事实上,当区块链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中国的有志之士们就已经第一时间想到了区块链在公益慈善行业的广阔应用前景,在几年之前就有很多的公益组织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问题了。
其中宜信在公益慈善方面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比较具有代表性。
2017年,宜信旗下宜农贷公益助农平台宣布,目前已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自动将每一笔爱心出借都记录在上,通过区块链将平台上每一笔款项的完整生命周期记录下来,用户可实时查看自己的爱心出借动向,提升了平台整体透明度。宜农贷正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助农场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宜农贷是一种“可持续扶贫”的创新公益模式,将原有传统的以捐赠方式为主的“输血”式扶贫,换位 “造血”式扶贫。在陌生的爱心出借人和农村借款人之间搭建了公开透明的爱心桥梁,让资金有困难的农户收获精神与物质双重幸福。
这整个环节中,爱心出借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钱到底借给了谁,是不是真正帮助到了有需要的人。在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之前,这宜农贷已经在中间环节尽量做减法,通过线上报道、线下万里行等互联加强爱心出借人与农户间的沟通,但仍无法满足所有爱心人士的需求,而运用区块链技术后恰巧能解决出借资金流向追踪记录等问题。助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均存放在区块链,在保护隐私前提下,有条件地将流程信息进行公开公示,便于公众监督,助力公益健康发展。
宜信除了将自主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事业,还通过中国境内宜信产业基金于2018年投资了保险科技平台轻松筹。
早在2017年,也正是区块链技术初次走进社会大众视野的那一年,轻松筹便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等特点,预判到了该项技术在公益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第一时间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数家基金会共同启动了“阳光公益联盟链”,并持续拓宽在“阳光链”上的合作伙伴。目前轻松筹·轻松公益上已经连接了超过180家公益组织和机构。轻松筹的阳光链将全国公益组织、医院和企业集结到一起,链接更多公益单元,让普通老百姓除了资金以外,还能在医疗、特殊病重或药物方面得到救助。
中国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组织已经逐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践,从目前的效果看,将有机会解决长久以来制约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效率低、资金来源及使用不透明等难题。我们相信,区块链技术将可以预见地在公益慈善事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据统计,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总合约有100万亿人民币,而宜信一直倡导有公益情怀的高净值人士将可投资产的1%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将对这一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政府、公益组织、投资人、捐赠者、受助人,必将会共建出一个透明可信赖的公益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