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金融是中国走向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主题

新闻2020-02-06 16:04:33
导读10月20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联合主办的SAIF金融E沙龙暨2018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沪召开,会议

10月20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联合主办的“SAIF金融E沙龙暨2018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沪召开,会议主题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深化供给侧改革 赋能中国新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注意到,本次活动上,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从供给侧怎样赋能中国新经济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即家庭金融是普惠金融升级版。姚余栋表示,这是从现在到未来的几十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领域,它不仅是学术的,还是实践的学科。普惠金融在中国发展突飞猛进。

“普惠金融”由世界银行提出,是指在机会平等、商业可持续的情况下,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的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要机会平等、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其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20亿人无法获得一般的金融服务。我国对此很早就关注,国务院高度关注普惠金融建设,2015年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迄今实施了三年。最近银保监会也发布了关于普惠金融的白皮书。在一系列带有全球性质的普惠金融领域中,中国已经走在了前列,而且做的进展之快超出想象。

从现实情况来看,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白皮书,我国银行的网点覆盖率,县级已经达到96%,人均的银行账户数由以前的4.1个到现在的6.6个。银行账户的数字,包括信用卡,人均数量上是一个迅速的暴涨。这表明在很多指标上,我们国家的普惠金融实践都是突飞猛进的。“当然,也有短板,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这块。”姚余栋表示,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现在已经高度重视,努力在做。从普惠金融的各项指标,特别从金融的可得性上,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

姚余栋表示,此前瑞士银行发布的全球的财富报告,首次宣布中国家庭财富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财富是52万亿美元,如果按汇率6折算有300多万亿人民币,是我们GDP的大约3倍以上。我们在家庭财富中房产太多,债务反而很低,说明我们中国家庭的净资产还是相当高的。家庭金融是中国走向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主题。姚余栋认为,把普惠金融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实践,和中国很有希望超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家庭财富进一步在全球的增长成为全球第二,结合起来成一个主题,家庭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升级版。

从家庭金融角度,资本形成的来源就是家庭,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很深刻的人的行为的变化。金融以前研究资产定价,但是家庭金融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姚余栋表示,研究家庭金融,因为它是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因为它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对监管的敏感性。关于目前面临的问题,姚余栋提到,家庭金融方面的研究在数据上是不够完整的。现在互联网上说大数据,你看到的行为以为是个人行为,实际上是家庭行为。家庭调查方面,家庭调查数据不够好。

随着家庭财富越来越多,更多的家庭参与股票市场,承担风险越来越大;家庭越富裕,持有企业的融资也越多, 不动产逐渐会减少。不管钱来自哪里,最终还是来自于家庭,只有让中国的家庭越来越富裕,它才越来越多的参与权益市场,降低不动产的持有量。姚余栋认为,这才是整个中国经济长治久安的根本。此外,身体健康状况和年龄等因素,也深刻影响着家庭资产的配置,比如年纪越大就越来越不创业了,身体不佳风险资产配置就少,配置就多是固收类的。考虑到中国家庭财富的崛起,家庭财富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姚余栋认为下一步主要是研究家庭财富怎么崛起,如何配置,比如孩子教育怎么办,买不买房子,有没有养老,配点什么理财产品,买不买股票,对身体健康的配置等等。家庭配置是全方位的广泛的配置方式,人力资本、房地产和金融资产的配置很重要。

姚余栋提到,从全球来说,对家庭金融的研究,其实践远远超前于理论。希望在理论上,中国能够先突破、先行。普惠金融的升级版就是家庭金融,家庭金融是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中国走向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主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