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nomo相机使用方法及小我游戏怎么玩教程
相信现在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折腾胶片相机,如果只是想模拟胶卷色彩的话,用手机app可能是最快捷的办法。不论你是相机用户还是手机用户,把照片放入手机中用后期应用调色再发布,这是一个非常快的流水线处理方式。
早期有Kodak Cam,后来有半格拍摄Halframe。这些都是极具标志性的胶卷模拟应用,只是功能和玩味都未能让小编满意。
今天要体验的是最近很红火的NOMO相机。完成更新后的NOMO补上了全部功能,既能模拟胶卷拍摄,也可以做一个简单「数码暗房」,把外部图片也冲洗成胶卷效果。
四台相机,三种体验?
NOMO的操作思维很简单,应用打开之后也就只剩下取景框、快门、前后镜头切换、多重曝光模式、闪光灯控制和相机切换按钮。
像前后镜头切换、闪光灯模式操控这些简单的就不说了,即便是多重曝光模式也不见得像胶卷时代繁琐,用户只需要打开「多重曝光」模式,然后用快门拍两张照片就可以了。按一次快门的时候,按键上模拟的灯会变暗。当灯完全关掉的时候,多重曝光的拍摄就完成了。
至于相机切换功能,是指NOMO应用内部提供的相机。
作为一款主打胶卷模拟的相机应用,NOMO还是把「可换点」放在了相机上。
更新到目前为止,NOMO内部有两款模拟常规135胶卷格式的相机135B和135M,和两款模拟「即影即有相纸」INS2和INSW四款相机,每款相机就对应着不同的风格。
虽然NOMO的135B相机都保留了胶卷舱的透视窗,仍然能看到现在的胶卷参数,但胶卷还是不能更换的,你也不会知道你现在用的是哪一种胶卷,那真的只是一个参数而已。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般用户不会去考虑太多说换胶卷换颜色这些复杂的思维,能让学习成本再低一点会让他们觉得贴地一点,容易用一点。毕竟NOMO还是一款面向大众的相机应用,设计得简单一点也不为过。
之前,NOMO它们承诺大约每周更新两款新相机,这已经能够保证可玩性了。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足够了。
基本操作就这么多,接下来是针对每一款相机的特点做简单的讨论:
INS W
NOMO里面第一款相机,也唯一一款免费相机。
它的原型是富士的instax mini系列,应该是早起一点的款式。相比手上的instax mini 90,NOMO INS W把机身上的大部分拍摄模式都抛弃了,只剩下快门和多重曝光模式。对焦依然是靠估焦,但没有了「风景模式」和「一般模式」的切换,用起来其实也挺没底的。
不过,样张拍出来会有点「拍立得」相纸的味道。这种模糊的感觉不是对不上焦,而是NOMO模拟拍立得相纸效果而降低成像锐度。
毕竟,要是把数码效果硬生生放到这个拍立得相框里面,感觉还是很奇怪的。这里,NOMO的确按照这成像做了更仔细的调教。
鉴于相纸实在是太贵的问题,这里没有做过对比。
但NOMO输出的感觉其实还好,那种锐度不高、画面带点起雾感的成像确实有点「拍立得相纸」的感觉。而且没有太多明显的偏暖冷感,要适应拍摄还是可以的。
还有的是,NOMO加入了「摇动加快照片成像」的交互。用户甩动手机,那张拍立得的显影速度就会加快。那些内置Taptic Engine的iPhone还能够提供震动反馈,能够提升把玩的感觉。
INS 2
INS2是第二次更新时出现的相机,也是NOMO里面第二款拍立得,原型是来自Polaroid的One Step。
虽说换了相机,但INS2里面的设置跟INSW没有太大区别,INSW有的多重曝光和晃动照片的交互,INS2也都有。更多的,INS2也只是多了一个吐片的动画。
成像方面,INS 2会有明显的成色偏好,更多时候会呈现出一种偏暖的画面。拍摄的反差感也会比INS W要强一点,画面会再干净一点。
INS 2和INS W在拍照的时候是取景、成像的色彩差异,拍照的体验基本也一样。从这个同质方向看,NOMO应该是不会出正方形相纸的INS W了。但要是这个仿One Step的INS 2不能加入更换相纸的功能,感觉还是有点可惜。
135B
135B是NOMO第一款付费相机,也是他们首款模拟135规格胶卷的相机,相机原型是Lomography的LC-A系列。
这四款相机的操作模式是一致的,所以这里就不作赘述了。但在拍摄前,有两点还需要再提一提的。
第一点是对焦,NOMO的135B「取消」了LC-A系列上的三档估焦设置的,就只剩下一个单纯的快门键。但这个时候的135B也不是完全处于超焦距模式,它还是有轻微的中心对焦效果。因此建议用户近距离拍摄静物的时候,注意一下对焦和距离。
第二点就是漏光,根据官方介绍这个135B的相机,是有一个随机漏光的效果在里面的。这个效果目前还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漏光的范围也没有固定,所以大家在拍摄的时候还是多留个心眼看看。
虽然说有些漏光会让画面变得更新锐,但当你想正经拍照记录生活的时候,还是注意一下比较好。
不管是冲扫效果还是直接拍摄,135B都是我最常用的相机。发色效果跟常见的AGFAVISTA彩色系列有点相似,高反差、色浓再带点偏冷的色调,还是有点AGFA的味道。
漏光有些时候真的能够给你惊喜,但要是抓拍遇上了真的比较尴尬,只好多按几次快门作后备了。
135M
NOMO第二次更新时出现的135规格相机,原型是奥林巴斯的mju-ii胶卷PS机。
这个135M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把拍摄固定在35mm焦段。不管是拍摄还是通过后期的「暗房」功能导入照片,它都会按照35mm的视觉进行裁剪。
▲原图,由索尼 α7 ii + SEL35F28Z 拍摄
▲导入135M冲洗出的样张
哪怕原图用的是全画幅35mm镜头拍摄的照片,导入135M之后还是要经过二次裁剪。
这个135M相机附带中心自动对焦,只要把拍摄物体放在画面中间的对焦点,就能够进行自动对焦。对焦的完成度,会比135B要高好多。
▲MINOLTA Sweet S + AF 50mm F1.7拍摄,胶卷为FUJIFILM C200过期
▲由NOMO 135M拍摄
在体验NOMO的时候,我也用传统胶卷拍了相同的场景,做个简单的对比。
感觉上,不管是135M还是135B,两者在模拟胶卷的细节时都做得不错,很多胶卷的特点都能够复刻到调色上了。当然,胶卷相机毕竟还是135全画幅,拍出来的视觉、景深还有一些光学元素都不会跟NOMO一致,这些是必然的。
需要强调的是,漏光只会在135B上出现,135M暂时是不会出现漏光效果,成像的套路会比135M更加明显,就像是一个固定的预设差不多。
比Film X更「胶卷」,更像别人的「暗房」
NOMO的第二波更新不仅加入了两款新相机,还引入了一个新功能——「暗房模式」。这个思路跟推出Film X服务的VSCO不一样。
VSCO要做把自主权交给后期制作者,并且将算法尽可能调教到接近胶卷的变化,用户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Film X推出后,VSCO Film的预设也更加胶卷化,官方声称最新的算法可以贴近胶卷的化学反应,即便是冷暖色调调整,Film X也有专属的调整,规格相当高。
NOMO走的则是相反方向,他们要做的是做一种完全自动化的冲扫方案。
就像你玩胶卷却不想自己冲扫,拿到映像制作机构中进行冲扫一样。NOMO为你调制药水,你只需要把照片交到他手上,它就能够给你特定风格的照片。
这个模式是可以让手机导入本地照片,然后根据每一款相机的风格来调整照片,调成专属的胶卷效果。
nomo怎么用 nomo相机使用方法
订阅了NOMO Pro的用户,就能够在每一款相机的图片库中看到一个「胶卷」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就会进入手机相册的导入界面,选中图片后,NOMO就根据当下相机的类型生成相应的照片。
通过这个方式导入的照片,都要走一次NOMO的算法。哪怕是导入同一张照片,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提到颜色的话,我们在体验的时候也了解到,胶卷最终的成色会跟胶卷本身、冲扫工艺等多个因素有关,即便是在同一个环境、同一支镜头、同一种胶卷去拍摄,结果也会因为冲洗等其他环节而出现不一样的状况。
这样也能解析,NOMO为何在导入同一张照片或者拍摄同一个场景时,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画面。这个不是一个单纯的随机算法就能够解决的,更多还是要靠是开发者对胶卷模式的熟悉和细致才能做出来。
感觉上,这个功能应该是吸引人充值NOMO Pro的最大原因。
毕竟那些相机也只是6块钱一个,起来还是很便宜的,相信也没有多少人为了全相机这个成就选择100多一年的订阅价。这里更多的,是为了NOMO Pro这个「代客冲扫」业务铺路。
和VSCO不同的风格,再搭配越来越多的相机,NOMO Pro这样玩起来真的能够笼络手机和相机用户。要是真的配合上α7这一类35mm全画幅机身,那真的跟胶卷没太多区别了。
而且NOMO Pro有VSCO没有的惊喜感,冲着这种感觉,我在试用期结束后也开启了NOMO Pro的订阅计划。
胶卷爱好者的新玩具?
总的来说,NOMO应该是目前玩「胶卷模拟」这个风格中最完整的一个形态。既能自己拍照片,也可以「冲扫」本地照片,可算是拍摄冲扫一条龙服务。
它既可以满足只想用手机拍摄的人,也可以满足想模拟胶卷色彩的懒人。虽然NOMO Pro的价格有点贵,但还是有值得尝试的地方。
假如你是问我推不推荐这款app,我也是毫不犹豫地给肯定的答案。
但NOMO有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它不是真的胶卷。
即便你用全画幅相机所拍摄的照片,但算法始终都是算法,它还是不能模拟出胶卷那种通过化学反应得出的效果。NOMO在这里只能做到相似,而不是一致。
再加上,NOMO在设计相机的时候也都弱化了「胶卷」的差异,用相机去突出成色差异的话,这也违背了胶卷拍摄的规则。这虽然是无可奈何的事,但也还是事实。
第二点,就是操控。
NOMO过度简化了相机的机能,相机模拟到手机之后功能缺失太多了,如LC-A的多档估焦和Instax Mini系列的模式控制,这些都是传统相机不可缺失的玩点。现在NOMO为了简单化放弃了,虽然也不能说是「错」,但真的少了一些玩味。
所以经过这多周的体验后发现,NOMO真的是一款完成度高的胶卷模拟产品,可玩性和实用性都算并全了。
但要说替代胶卷,这还是不太现实的事。相信,官方也不是想想着这个方向去走的。
用「玩具」复刻仪式感
说到官方意愿这一点,用NOMO开发者在接受采访时采访的提到的一点就是:
NOMO其实给用户的是一种仪式感,我们做NOMO就是要把整个仪式感的过程翻译出来。
所以你会看到,NOMO绝大部分的设计其实都是在复刻往着胶卷、即影即有相纸使用时的操作方式。把复刻操作所诞生的仪式感,做成彩蛋给用户,对于用户本身来说是有着一种吸引力。
未接触过胶卷的人可以从这里体验,从而获得新奇感。用过胶卷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操作,来获取固有兴趣的归属感。这个,相信才是NOMO的设计核心。
而且,NOMO之所能够快速铺开,更多的是因为——简单。
正如上文所言,它不打算从胶卷更换、对焦模式考虑等一些把复杂化方向中考虑,它要满足的也不仅仅是沉迷在胶卷拍摄的人。更多的,开发团队是用这种简单的形式,来把他们复刻的仪式感传递出来。
所以,降低操控门槛才是正确的出路。只要NOMO不是用做「滤镜相机」的思维去做,同时让更多的用户可以接触传统胶卷的文化时,NOMO就已经是一款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了。
小我游戏是一款非常新鲜好玩的手机虚拟社交应用,小我游戏里面为玩家提供了3D虚拟人物,在小我游戏里面你可以给你的专属形象换衣服、互动、聊天等等,那么不知道小我游戏怎么玩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以下小编为你带来的教程。
小我怎么玩?小我游戏怎么玩教程:
小我游戏是一款有趣的社交互动应用,在小我游戏中通过摄像头捕捉用户的五官特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虚拟3D形象,用户通过小我游戏可以随心改造自己的外貌、服装搭配,以虚拟形象在平台结交好友,生动活泼的虚拟形象可在线直接与好友互动。
小我游戏主打的是“让我们更有趣,让社交更好玩”!加入小我游戏,通过一张照片,能够为你生成更加真实、美化的3D化身。
在小我游戏形象模块中,不但可以通过大量捏脸和塑身功能,定制出完全个性化的逼真形象。
在小我游戏商店中,可以购买更多定制化的服装配饰等,根据需要随意搭配。
小我游戏强大的化身聊天系统,让陌生人社交中的虚拟和现实结合得更加紧密。
你能在小我游戏数字世界中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并跟他们一起体验更多有趣玩法!
小我游戏功能介绍:
3D形象调整功能
扫一下脸就可以生成自己的3D形象,不止五官可以调整,身体各个部分都可以调,健身坚持不下去时可以调整出想要的身形,用来激励自己。
微电影
加朋友的ID,可以和朋友一起演小电影,每天会蹦出几个主题微电影,演员可以自己选~这点是非常棒的!
应用功能
还有做表情包、头像的功能,有很多现成的pose和配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日常斗图没问题~
聊天功能
除了可以玩自己的3D形象,有很多好看的衣服可以换,还有聊天功能,底下好多动作,可以和朋友边聊边玩。
免费
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画面配色清新甜美如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