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是目前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细分领域

人工智能2020-03-23 16:01:16
导读日前有消息称,云从科技计划明年上半年申请科创板上市,披露估值达200亿元人民币。虽截至发稿,云从科技仍未对外发声,但随着CV四小龙的竞

日前有消息称,云从科技计划明年上半年申请科创板上市,披露估值达200亿元人民币。虽截至发稿,云从科技仍未对外发声,但随着“CV四小龙”的竞争逐渐进入下半场,上市的决定并不突然。

去年,云从科技曾表示,公司已有上市计划,预计两年左右时间在A股上市。这次,上市地点改为了科创板。人工智能作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产业,但备受追捧的“CV四小龙”却无一家亮相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云从科技是否真的能唤起投资者的热情?

技术领先、市场领跑,云从三年练成“独角兽”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细分领域,也是目前众多人工智能公司选择的赛道。在国内就早已形成了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四家领跑的竞争格局。

其中,云从科技成立时间最晚,属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后进者。但云从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仅用3年便跻身“独角兽”之列,B轮融资之后估值超过200亿元。资本为何对这家科技公司青睐有加?

创投圈对云从科技的关注离不开对创始人周曦的认可。周曦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博士,师从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2011年,周曦回国并加入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参与组建了当时中科院最大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这也成为了云从科技成立的前身。

云从科技是CV四小龙中唯一的“国家队”。云从科技承建了国家发改委的基础项目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项目重大工程“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应用平台”。同时也参与了人脸识别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对行业有从上到下的掌控力。参与制定标准的一方对技术趋势和未来发展有着更加精准的把控,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云从科技带有光环。

计算机视觉公司层出不穷,云从科技的商业化落地在所有公司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据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en Market Insights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云从科技以12.88%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市场,具备变革多个行业智能化前景的潜力。

从云从科技官网可查,云从目前应用场景主要分布在金融、交通、商业、园区等方向。

对于所有计算机视觉公司而言,安防领域是一块极为诱人的“蛋糕”。但事实上,传统安防仍旧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海康威视、大华、科达等安防巨头已经建立起从产品到服务再到渠道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虽然计算机视觉公司的视觉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或许更胜一筹,但是也很难撼动传统公司的地位。

云从科技另辟蹊径,选择从园区、社区等领域下手,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实现传统巨头无法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云从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可圈可点,短时间内很难被其他计算机视觉公司赶超。据公开资料,云从科技目前服务了全国400多家银行,与20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达成了反欺诈、人脸识别、身份证等多方面合作,为金融业提供对比服务日均2.16亿次,市场占有率超过70%。

无论是金融还是安防,都是与社会民生仅仅相关的产业,云从科技的成功,与其团队和资方都为纯国内背景的原因脱不开关系,这一点也让云从科技在To G、To B的拓展上更具优势。

“速成独角兽”登科创板,资本市场是否买账?

自2018年11月科创板首次提出后,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科创板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创板将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普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属于优先支持的领域,亿欧智库也曾在《科创板聚焦产业及潜在标的企业100研究报告》中列举了23家有望登陆科创板的人工智能企业,宽松的进入规则也给了市场很多想象空间。但等来等去,目前鲜少有人工智能独角兽选择登陆科创板。

除了此前披露的云知声已有意在科创板上市以外,商汤科技已推迟上市计划,旷视科技频传将港股上市,依图科技虽表达未来会选择科创板上市,但并不急于一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科创板开板伊始,许多制度和政策还不够完善,企业还处于观察阶段,独角兽的上市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需要谨慎对待。

另一方面,或许由AI独角兽的盈利能力不足导致。科创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即财务信息的透明公开有一定的要求,但AI独角兽公司的盈利信息一直都没有做到透明。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在此前的采访中也表示,

尽管人工智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风口,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的爆发,主要因为眼下的技术还不能达到行业应用的水平,技术整体还有待优化。

换句话说,尽管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数量、公司数量、应用场景上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赶超美国,但行业应用需求与落后的生产研发能力仍是制约人工智能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将长期存在。

尽管现在政策上为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个行业的独角兽开放了“绿色通道”,但若财务数据不够好看,很容易让舆论和资本市场产生不信任。

云从科技在2017年实现营收超8亿元人民币并实现盈利,据资料显示,2018年云从科技的收入量级大约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未来希望能保持4-5倍的增长率。但从业务分布上来看,安防收入占比约60%,金融营收在30%左右,零售、交通、社区等占据10%左右。

按照科创板对首批上市公司的几轮问询推测,云从科技将面临着对主营业务权重过高、主营业务受到冲击后的应对措施、业务分配不够均匀、商业化规划等问询。

另外,AI独角兽的估值相对都比较高,云从科技的估值已约30亿美元,科创板的首批上市企业更是在炒热的气氛中纷纷被抬升了估值,但是最终能否撑得起动辄几十、几百亿人民币的估值规模,仍待市场考验。

对于云从科技而言,明年科创板上市为其存留了一定时间的缓冲期,公司大可在云知声尝试后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再做打算。不过,AI的规模化商用落地仍然存在困难,估值泡沫也仍然存在争议,科创板上市对自身来说,或许是一种阵痛式的成长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