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药物化学的PhD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做有机合成
有这样一种博士,他们常常无奈于亲戚朋友的灵魂拷问——“听说你是搞药的?帮我看看这个药我能不能吃?”;他们每天在实验室里忙活,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一不小心就得重头再来;他们为复杂冗长的制药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从合成新药需要一百步,那么他们就要在探究“如何合成”的过程迈出九十九步。
一起来看看药物化学博士的日常吧!
作为一个合格的合成药物化学的博士生,需要对化学药物研发的流程有深刻的了解。在合成之前,首先要对化合物进行精心的设计。设计化合物的方法有两种——表型筛选(phenotypic screening)和基于靶标的化合物筛选(target-based screening)。表型筛选通常会参照已有活性的天然产物,对这些天然产物进行结构的改造,希望能发现活性更好、毒性更小、更具备成药性的化合物。基于靶标的化合物筛选是在已经知道靶标结构的前提下,根据靶标的结构用化合物库中成千上万种化合物一一与靶标进行拼接,通常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高通量,效率高,缺点是成功率比较低,因为筛出来的化合物绝大多数在进入体内以后不一定能到达靶标的位置,也就没有办法与靶标结合了。
完成了化合物的设计,剩下的绝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合物合成。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失败要趁早(If you have to fail, fail early)。这样你还可以有时间进行别的尝试。化合物合成完成以后,首先要在细胞水平进行活性测试,活性好的话再在动物(小鼠,大鼠,兔子等等)身上做试验,然后是I, II, III, IV四期人体临床试验。在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这也是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要研究的问题。
总的来说,合成药物化学的PhD,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做有机合成,而且合成的难度越小越好,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来做活性测试。博士四到六年的时间是不太可能从设计阶段做到动物实验的,需要一代又一代博士们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