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石头扫地机器人体验及华为手环 3 Pro 适合买吗
不面对「打扫房间」这件事,你永远想不到自己会有多懒。
说好的处女座有洁癖,实际家里可能又脏又乱,脑子里想着下班回去打扫房间,结果身体只会诚实地瘫痪在沙发上。但人类毕竟很有智慧,花钱请保洁阿姨是一种方法,不过可能有人对此不够放心,而花钱「请」一个扫地机器人回家,看起来也成了许多人的新选择。
石头科技作为一家小米生态链企业,除了推出过评价不错的小米扫地机器人之外,其实也一直在推出自己的扫地机器人,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前段时间刚刚在米家众筹的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延续的设计风格,小变化有好有坏
在基本设计上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仍然是和上一代一脉相承,只不过我们上一代拿到是白色款,而现在这款新出的 T6 则是耀石黑版本,目前官方也仅推出了这一种配色。尽管设计方面很类似,比如 LDS 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位置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整体上配色更适合家里走暗色调搭配的风格,如果家里偏向日式原木风的话还是期待后续推出白色款会更搭一些。
因为曜石黑整体偏向科技感和未来感,所以也做了不少细节设计的变化,比如在激光传感器上做了放射式的镭射纹理,这个效果有点俗气,但的确让激光头的部分非常显眼。而且镭射本来就是指的激光,所以镭射效果在激光头上算不算一种隐喻呢?
此外上一代三个独立的圆形按钮这次也改成了一体化的条状按键,整体感强了一些,但不像独立按键那么明了。包括开关机和回充按键的图标其实都不是非常明晰,所以厚厚的一本产品说明书还是要好好看看,对使用产品非常有帮助。
翻到背后的话,可以看到 T6 和上一代一样采用了单边刷的设计,在沿墙清扫墙角墙根的地方可能会需要转动方向。主刷则是继续采用了很标准的旋转刷头,这种刷头能够轻松清扫家中主要的灰尘和垃圾,同时对于人体的毛发也有不错的清扫效果,实际上在很多吸尘器像戴森它们刷头也是这样的旋转刷头。
不过有时候卷入毛发也是件烦人的事,尤其是家中有女性或者自己头发较长的情况下,要是出现「机器人扫地,我扫机器人」的情况还是有点痛苦,不过一来我头发很短,同时发量虽然稀少但很少掉头发,所以一直也没体会过那种清理毛发的痛苦。好在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的主刷拆卸起来还是蛮方便的,到也不至于出现气急败坏的情况,尼龙材质的刷毛在应该也会很耐用。
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的充电底座体积看起来和上一代没有什么区别,在我的认知中这样大小已经算是节省空间的体积。在爱范儿之前上一代的评测中曾经提到,上一代的充电底座砍掉了背部绕线功能,导致电源线材会全部露在外面,而现在中这个功能又再次回归,尽量减少地上的线缆能够降低机器人回充时受到影响的几率。
本想将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拿回家试用,但发现目前租的房间实在是不适合扫地机器人,一是面积本就狭小是个小两居,当时为了地段舍弃了客厅,导致这种最大块容易清扫的地区在我这里几乎不存在。第二是卧室也较为狭小,除了床和桌椅外,还铺设了一大块地毯并垫有软褥,对我这种「伏地魔」来说地面都是我寻欢作乐的地区。第三就是我们的房间有关门习惯,空间极为零碎。遂放弃。
那么测试环境就转移到了办公室,实际上我们的办公室反而要更接近不少人的家庭环境,包括常见的木地板材质,房间里也有洗手间,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以及座椅配置等,都很合适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打理。
你关心的那些问题
在验货中还将继续 Q&A 环节问答,我们挑选了一些之前在微博上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续航能力够清扫我家吗?
扫地机器人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就是续航能力,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的续航能力还不错,在试用的场景一次打扫 66 平米面积大概消耗了 30% 多的电量,花费了 76 分钟。至于左下角的部分没有清扫是因为那是一个加高的平台,扫地机器人无法上去。当然这个 66 平米和家里的建筑面积并没有可比性,因为很多地方家具下面是无法清扫的,加上桌椅或者堆着的箱子等障碍,一百平米的房子可能也只有六十平米能够给扫地机器人打扫,而石头这个扫地机器人一次应付 二百平米的房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功能性,其实扫地机器人应该标配的它也都有,划区域清扫、虚拟墙、禁止区、四种吸力模式,还有自动颜色分区等等,具备这些功能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扫地机器人。
拖地功能究竟怎么样?
在微博上征集问题的时候,拖地功能是不少读者对石头扫地机器人最为好奇的地方。其实在上一代的石头扫地机器人也具备拖地的功能,关于上一代的体验可以参考爱范儿之前的这篇文章。新一代的 T6 在拖地部分的基本形式没有改变,依然是一个外挂的水箱,只不过比起上一代多出支持两档水量调节的功能。
至于拖地的具体效果,你可以认为就是湿一湿地然后擦一下。在清理浮尘这方面效果还不错,对于主刷无法完全清理掉的灰尘通过水箱上的拖布能够比较有效的清理。但是也要清楚机器人并不会对地板施加一个垂直的力,所以从清洁效果上可以说是非常普通,对于那些有一定「粘性」需要用点力才能去掉的污渍就无能为力了。
水箱的水量能支持多大面积是一个让人关心的问题,要是碰见拖一半就没水了的情况就有点尴尬了。从实际体验来看,一开始水量充足时水痕会非常明显,在极为干燥的北京,室温下大概会在 3 分钟内消退。水箱满水量工作了四五十分钟后水量基本就耗尽了,这时候用手抚摸刚拖地板只会感觉到微微湿润而已,基本上只有拖布里这点水分了。
实际清洁面积从 app 看大概在五十平米左右,因为,对于一百平米以下的家庭大概不用加水。但是对于一百二十平米以上的房间可能就需要进行一次加水了。如果你家很大的话,想出门时让扫地机器人完整拖一遍地就不太可能实现了。
对了,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准备了两块可清洗的拖布,方便一条清洗晾干的时候换上另一条继续使用,同时还准备了 10 条一次性拖布,不想清洗的时候可以用完即扔。
送给爸妈使用方便吗?
扫地机器人的作用在于解放双手,尤其是很多家庭仍然是上了年纪的父母在帮忙拖地,或者自己在外地工作,家中父母只能自己拖地,所以也有不少人想买来送给父母使用。石头扫地机器人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是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所以这款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也能够接入米家 app,不仅可以远程遥控查看,同时也支持使用小爱同学进行遥控。
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在家里长期摆放一个小爱音箱,扫地时只要唤醒小爱同学说出「扫地」即可让石头扫地机器人出动,至于回充也可以通过「扫地机器人充电」的命令实现。而且还可以和其它米家的产品进行联动,比如出门的时候可以设置成自动关窗关灯机器人启动,在和米家整套智能家居联动方面石头扫地机器人很有优势。至于更复杂的操作,通过米家 app 也能够远程帮助父母完成。
当然,清理维护的工作还是要教会的,比如主刷缠上了头发这样的情况,还需要爸妈来亲手解决。
摆脱缠绕和越障能力如何?
在实际体验过程中,的确出现过机器人无法自主摆脱线缆,需要手动将机器人移开的情况。我总结下来认为,地面线缆几乎不会对机器人造成影响,即使是较粗的接线板电源线也是不会构成问题的,容易将机器人缠住的,是那些从高处挂下来的线缆。
举例说明,这里是墙角的位置,同时前面上有电源插座通过线缆垂下,这种位置第一不利于机器人转向,第二是这些具有高度差的线缆容易斜着切入机器人底部从而让扫地机人无法摆脱,实际上扫地机器第一次发出求助就是在这里。
第二次则是在另外一处,不仅有从高处的电视与机顶盒垂下的线缆,还有一些从地面接到桌面上的电源线,这种情况对扫地机器人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我的建议是,尽量减少从高处落地的线缆,能够有效减少扫地机器人被缠住的状况。
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轮都有种很魔性的弹性,让人禁不住想要按两下。越障能力的话,其实你也不能指望机器人越过什么障碍物,尤其是在加上水箱之后,石头扫地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还会进一步下降。不过越过 2 厘米左右的台阶还是很轻松的,尤其是家里的卫生间基本都会有一个防水用的门槛,只要不是特别加厚的,基本上都能够应付。
噪音表现怎么样?
石头扫地机器人 T6 的噪音在官方宣传上说是在保持 2000Pa 的吸力下,噪音下降了 50%,实际表现的话我个人也还可以接受,但的确也仍然不会安静就是了。我打开视频笔记本放到正常音量,扫地机器人在两米内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对话不会受到影响,一小部分声音较低的对话会被掩盖,勉强仍然可以追剧,但体验上还是有点糟心。
噪音不大,支持拖地,能用米家 app 操作……石头这款扫地机器人在功能上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家庭,同时整机的质保也延长至两年。而在现在这个逐渐进入智能家居的时代,扫地机器人已经不再是个独立的工具,它已经逐渐成为整个智能家居的一部分,相比起其他的产品来说,作为米家生态链的石头是有着自己的优势的,包括石头出的小米扫地机器人也是在之前获得了很多用户好评。
用过就上瘾,是扫地机器人给我的感觉,同时我也觉得这确实是一种能够减少人工劳动的「实用型产品」。但是扫地机器人目前型号繁多,价格差异也很大,如何学会选购适合自家使用的机器人,甚至如何布置让家里更适合扫地机器人使用,最大化的提升扫地机器人的利用率,其实比看吸力和传感器数量什么的重要多了。
3 月 14 日,华为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 nova 系列的新一款产品 nova4e。然而除了更新手机产品线外,华为也在当天更新了他们的可穿戴设备产品线,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华为手环 3 系列。
智能手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产品。
翻了一下爱范儿的主站,上一篇手环产品的体验文章,刚好就是华为手环 3 Pro 的同门师兄 B5。而比起将蓝牙耳机和手环整合在一起的 B5,3 Pro 显然更为「务实」。
那么对于这么一款「务实」的产品,又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一下。
一贯的商务风格设计
华为手环 3 Pro 提供曜石黑、流沙金、以及我们手上的太空蓝。腕带采用类肤质硅胶材质,机身则为经过磨砂处理的金属中框。整体设计沿袭华为手环一直以来简洁、更偏商务的风格。
手环搭载的是一块 0.95 英寸,分辨率为 240*120 的 AMOLED 彩色屏幕。机身除了一颗触控 Home 键以外没有任何一颗实体按钮。除了返回主菜单,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在屏幕上进行点按、滑动来完成。触控感受不错,滑动跟手,点按也没有迟滞的情况。
因为不会有人会在手环上看网页、看什么高清大图,所以我认为对于一款智能手环的显示素质来说,其实更重要的是亮度表现。毕竟在户外场景下,抬起手腕看时间、看信息预览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场景。
华为手环 3 Pro 的亮度共分为三档,具有夜间自动降低亮度的功能。在强光的户外环境下,最高档亮度能够保证屏幕信息清晰可见。
健康依旧是主打
回想一下大概 14 年的时候,也就是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刚出的那段时间,其实似乎大家都没有搞清楚这类产品该做些什么,以至于甚至还出现过把手机上的功能一顿往手腕设备上塞的产品。
但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这些可穿戴设备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专长。没错,就是运动与健康追踪。
步数统计、心率检测、跑步轨迹纪录这些作为一个运动手环的基本素养,我觉得基本也不怎么需要介绍了。 华为手环 3 Pro 对于这些数据的记录足够准确的。另外,该款手环配备的是低功耗的 GPS,在不带上手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纪录你的运动轨迹的,持续的 GPS 纪录续航也能维持 7 个小时以上,应对一些像马拉松的运动基本也没什么压力。
但我还是重点想讲一下华为手环 3 Pro 的睡眠监测上。当然这种监测功能,先不说好不好用,最起码能不能用首先就是体现在监测得准不准上。
在过去体验的一个多星期里,我坚持每一天都戴着它睡觉。虽然我没有办法去很精准地记录下我每个晚上深度睡眠了多少个小时、浅睡眠了多少个小时,快速眼动阶段多少个小时来验证这个手环所记录的数据准不准确。但第二天查看记录的睡眠信息时,我认为手环记录下的入睡时间与清醒时间是准的,而记录下的睡眠质量也是和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是契合的。
举个例子,在 3 月 15 日那天,由于在广州的天气又潮又热,加上我当天还要熬夜赶稿子,所以当天晚上我不仅晚睡,而且还睡得特别不踏实。而到了第二天的 3 月 16 日,由于实在太累了,加上第二天不用上班,所以虽然依然很晚睡,但是还是睡得还是比前天晚上要安稳,也一直睡到了早上 10 点。而上面所说的,手环都一一记录下来了。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记录睡眠即使再精准,但是我要它有什么用呢?难道前一个晚上睡得怎么样我自己不清楚吗,还需要它来告诉我?
其实我觉得,睡眠记录,更多意义是在于周期性的记录。打个比方,像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尤其是做互联网的,其实要做到每天都有固定的作息,保证每天的睡眠质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使用睡眠监测的用户就可以每个月回顾一下当月的整体睡眠质量,要是确实睡眠不足的,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下个月的作息进行一下规划,让身体做出一些休整,而不会让身体一直处于缺乏休息的状态。
至于戴着一个手环睡觉会不会感到膈应或者不舒服这个问题,只能说因人而异吧。以我个人为例子的话,我是习惯睡觉的时候尽量轻装上阵的,也尽量不会去戴眼罩耳塞什么的。但其实戴这个手环睡觉我倒是觉得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无论是腕带还是机身背部都采用了类肤质的处理,不会出现很闷或者生涩的佩戴感受。即使是第一晚佩戴,也不会有因为戴了这个手环而睡不着的情况。
移动支付是加分项
华为手环 3 Pro 支持通过条形码和二维码进行支付宝支付。绑定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手环中打开支付宝功能,然后按照指示用手机进行扫码绑定。当需要支付时只要点开手环中的支付宝功能,向收银员展示条形码和二维码就行了。
不过事实上,现在很多手机操作系统都支持用快捷键快速调出支付码,又或者直接在负一屏就可以调出了。所以到底是用手机支付方便呢,还是用手环方便呢,其实并不好说。
那么这个手环支付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更多的是体现在脱离手机使用的时候。
华为手环 3 Pro 的支付宝是支持离线支付,换句话说,即使你身上没有带手机,你依然可以掏出手环进行支付。那么在一些出门跑步的过程中想买水,到楼下便利店打点酱油等一些偶发性场景,基本就可以不用带手机了。
而除了支付宝支付以外,华为手环还支持 NFC 模拟公交卡,在华为钱包 app 中添加对应城市的公交卡,然后就可以直接在闸机中刷手环通过了,刷手环前也不需要任何的点按操,相当自然。这对于每天需要刷公交卡通勤的用户来说,确实省事不少。
续航和充电让人满意
如果有什么因素让我选择一支智能手环而不是智能手表的话,除了价格以外,那肯定就是续航的差距了。
华为手环 3 Pro 有一个专用的充电底座,充电底座可以与充电线分离,要是长途出差的话,只需要把充电座单独带上,然后与其他 Micro USB 的设备共用数据线就可以了。而且由于底座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小,所以在很多可穿戴设备用户经常吐槽的「长途出差还要再带多一个充电器」这件事上,其实华为手环 3 Pro 的用户是可以忽略的。
另外,充电底座和手环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卡扣式的设计,连接充电的时候,虽然说不上难用,但是体验肯定没有磁吸式的来得「精致」。不过,作为一只智能手环,充电体验不极致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智能手环好像也不怎么需要频繁地去充电。
在实际体验中,充满一次电之后,如果你是日间使用用户,一天正常使用(接收推送、纪录步数、监测心率开启,偶尔使用手环支付)大约耗电 11%,基本可以维持 10 天的使用时间。而如果你使用睡眠监测,24 小时都戴着的话,则一天耗电大约在 20% 左右,一次充电约可使用 5 天时间。
总结:是一只安守本分的手环
买手环还是买手表?
有人会说,预算足就买手表,预算不足就买手环。
但我不太这样认为。因为就目前而言,除了价格更实惠以外,手环相对于手表普遍续航更长,质量更轻,佩戴感受也会更好。然而这些因素,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可能是放在首位的。
针对这些用户,或者一些只是想买一个可穿戴设备用于运动和健康追踪的用户来说,华为手环 Pro 3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个科技编辑来说,它没有将耳机手环二合一的老大哥 B5 激进,在我们心中并不会掀起起太多的波澜。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作为在某些场景下手机的替补,也作为身体数据的收集器,它数据足够精准,有长时间的续航,移动支付方便,本身没有明显的短板,用起来也不闹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