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微软Surface Go和全新Wi-Fi标准马上来临
在我们平日的路由器评测或导购文章中,都会提到某台路由支持IEEE 802.11ac。实际上,这是我们在挑选一台无线路由器时的必看选项,其决定了一台路由是否满足现行无线标准以及实际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最初的802.11a问世,在先后经历了802.11g、802.11n、802.11ac之后,一个全新的无线标准将带来飞跃性的进步,那就是802.11ax。
字母之别差之千里 浅析下一代无线标准802.11a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来了一下解何为Wi-Fi标准?实际上,Wi-Fi标准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即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负责制定的,而基于这些标准的硬件则由国际Wi-Fi联盟组织(即Wi-Fi联盟,Wi-Fi Alliance,简称WFA)进行认证和商标授权。
看到这里,或许大家会问IEEE和WFA又是啥?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IEEE是非盈利机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是会费,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WFA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推动11b标准的WECA组织,2000年正式改名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Wi-Fi产品的认证工作(商圈商标大家很熟悉了:Wi-Fi CERTIFIED)。2013年与无线吉比特联盟(WiGig)合并。目前,该联盟成员单位超过200家,其中42%的成员单位来自亚太地区,中国区会员也有5个,总部位于美国德州奥斯汀。
802.11ax是怎么来的?
其实,了解802.11ax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视为802.11ac的加强版,与802.11ac一样都工作在5GHz频段。
不同的是802.11ax使用了MU-MIMO技术,将信号在时域、频域、空域等多个维度上分成四个不同的“信号通道”,每个“信号通道”都能单独与一台设备进行通信。如果觉得抽象,大家可将其视作一条高速公路分成四个不同的车道,效率成倍提高。
当然,除了继承了MU-MIMO技术外,802.11ax的另一个重要革新,就是其引入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既正交频分多址),能在多个副载波上对数据进行编码,也就是在相同空间区域内装入更多的数据,这是下一代高速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
此外,802.11ax备受关注的原因,还在于其在显著提高吞吐量的同时,还有效改善了行动装置的电源利用率。不仅仅是理论值,使用者在例如人口稠密的场所、室内与户外等存在干扰源的实际环境中,也可以达到提升吞吐量的作用。
新技术带来新挑战
802.11ax在采用新技术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设计的复杂程度,还要面对新的测试挑战。例如新增了多重使用者(MU)传输的测试项目。要知道,MU传输是802.11ax最重要的新功能之一,藉由提供传输准确性和同步STA,来强化有效运作。因此,各种支援MU传输的全新测试要求纷纷出笼。
此外,还要克服许多设计挑战。例如建立室内与户外通道模型,802.11ax的目标是在室内和户外操作时提升每一站的吞吐量。相较于室内通道,户外通道常具有较大的延迟扩展和通道时间变化。因此,业界选用3GPP ITU-R Urban Micro(UMi)及Urban Macro(UMa)通道模型作为802.11ax户外空间通道模型的基准。当然,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善以适用于新规格。
不可否认,每当有新技术出现时,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当然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了获得更快速与更稳定的Wi-Fi网络,802.11ax标准有望改善终端用户的使用经验,特别是达成密集部署的目标。未来已来,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Microsoft 微软 Surface Go平板电脑屏幕测评报告
微软Surface系列电脑在推出Pro、Book、Studio和Laptop后,体积和重量也变得越来越失控,而Surface Go是系列回归便携轻薄的作品,仅重522克,厚8.3毫米。屏幕一直是Surface系列的优势, 而Surface Go会不会因为价廉和轻薄而影响到屏幕的色彩表现?
在外观方面,镁合金外壳是一直是Surface RT以来微软的独门手艺,过去叫VectorMg,现在也不怎么提这个词了,镁合金的好处就是强度够高,还带有一种轻盈感,这种质感和常见的铝合金有巨大的差别,坏处就是一旦刮伤掉漆,黑色氧化比较难看也难以处理,尤其是浅色外壳。过去还有不少人YY镁合金能用在微软Lumia系列手机上,当然现在这种念想已经被微软亲手斩断了。Surface Go的扣分项在于外壳的喷漆实在太粗糙,不如Pro和Book系列甚至是最早的RT那么细腻,连支架的铰链也有一种蒸汽朋克感,但上手用起来还是非常典型的Surface。
Surface Go屏幕采用的是一块10英寸IPS面板,1800x1200像素分辨率[217PPI],3:2的屏幕比例在同行中也比较稀有,在显示相机照片和印刷页时可以正好全屏预览而不留黑边,不过苏菲Go本身的黑边已经够宽了。屏幕支持多点触控,配合自家的新Surface Pen手写笔可以实现4096级压感和21ms延迟,但屏幕响应和输出的延迟是没法解决的,微软可以考虑设计个黑屏纯绘图板功能以拓展专业市场。Surface Go运行Windows 10 Home Edition操作系统,这个应该不用过多介绍了,应用数量和种类肯定是有保证。按照往常,屏幕客观指标测试使用SpectraCal Calman和分光仪完成,Surface Go不支持HDR10和广色域,因此只有sRGB项目的测试成绩,由于微软自带UWP照片看图工具不可靠,测试时使用显色正常不加味精的第三方看图软件进行。
从客观指标来看,Surface Go的灰阶和色彩表现已经可以用几乎完美来形容,要注意的是这是在未经过任何校色而测试出来的成绩。在标准sRGB色域下色彩鲜艳明快,没有可见的动态损失,只是蓝色系的误差略微偏高,但整体表现已经好于老一些的Surface Pro4和Surface Book。
在亮度方面,Surface Go的表现也比较凑合,但由于是非贴合屏幕,真要拿出户外使用时反光会比较厉害,在阳光下是很难看清字的。由于不是全贴合屏,屏幕的可视角度也不太好,在一定视角上会有明显的红绿交替的波纹,当然肯定还是比TN类面板强不少的。在日常使用中Surface Go的性能表现够用,图形性能还有点小惊喜,UWP版《我的世界》和纸牌可以每秒60帧运行。系统默认150%缩放比例在显示某些网页时会撑满,但125%和100%的字又有点小,这就取决于用户的年龄和视力了。整体来说,Surface Go的屏幕表现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展示了微软在专业色彩上的功力,也有许多因为便宜的因素所带来的不足。当然方便随身携带上网打字看看视频还是不错的,而且低价便携和高色准的特性还非常适合预算全花在器材上显示器还是辣眼999的老法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