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Olympus Pen E-PL1 相机与廉价版iMac的价值在哪

科技2020-03-23 14:42:14
导读昨天晚上苹果低调发布了廉价版iMac,尽管配置低了点,但7988元起的价格相比此前最低9688元的价格低了不少,对于办公用户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昨天晚上苹果低调发布了廉价版iMac,尽管配置低了点,但7988元起的价格相比此前最低9688元的价格低了不少,对于办公用户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具体配置方面,廉价版iMac的尺寸为21.5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080p,采用的是Intel双核Core i5处理器,主频1.5GHz,动态加速最高2.7GHz,内置8GB内存和500GB硬盘(可选配1TB机械硬盘、1TB混合硬盘或者256GB固态硬盘),显卡为Intel HD Graphics 5000(没有独显)。

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廉价版iMac的内存只有8GB可供选择,并没有更多的选项,因为它是在主板上直接焊接的,并没有提供传统的内存插槽。外媒在对廉价版iMac拆解之后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廉价版iMac的内存确实无法更换。

事实苹果在官网上也大方的承认了这一点,清楚的标注着廉价版iMac的内存是主板集成的,言下之意就是你别想换了。

相比较而言,目前21.5英寸的标准版iMac提供了两条内存插槽,可最大选配16GB内存,但更换起来非常麻烦,需要先拆掉屏幕,一般人很难搞定,所以在购买时候最好一步到位,直接选择高配版。而27英寸版的情况则要好一些,背部挡板可以自由拆卸并更换内存。

其实吧,能不能换内存无所谓了,反正8GB足够用了。

奥林巴斯 Olympus Pen E-PL1 相机测评报告

四、应用与实践

1、数码艺术滤镜

数码艺术滤镜功能虽然尚未在数码相机上全面普及,但对于奥林巴斯旗下的产品而言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此番的E-PL1随机附带六种滤镜模式——1-浓郁色调效果、2-柔焦效果、3-针孔相机效果、4-立体效果、5、柔和怀旧效果、6、黑白怀旧颗粒效果。相比E-P1,E-PL1少了淡化及增亮色调和柔光效果,多了立体和柔和怀旧效果;相比E-P2,E-PL1少了淡化及增亮色调、柔光以及负片冲印三种效果,多了一个柔和怀旧效果。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然期望内置的滤镜效果越多越好,但实际上过多的滤镜种类某种程度上也会增加摄影师选择时的“纠结度”,因为奥林巴斯的艺术滤镜是与拍摄实时同步且成像后效果不可变更逆转的。E-PL1 ART模式下的6种滤镜虽然少于E-P2的8种,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已足够实用;重要的是,可仿移轴镜头成像风格的立体效果滤镜被予以保留,大大增加了这款产品的可玩性。

从上面三张实拍样片中可以发现,在立体效果滤镜下,机内的处理引擎会对图像进行虚实对比处理并适当增加色彩的饱和度;保持对焦点附近及相关区域成像清晰的同时智能虚化前景与背景,从而模拟出类似玩具模型般的视觉体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获取较佳的立体效果,首先:必须获得较为有利的拍摄位置(视野开阔的高处),其次:最好采用横向构图且拍摄时要合理设定对焦点——位置不佳或采用纵向构图,可能造成效果不明显;对焦点选择不正确,则可能导致画面层次感失调。

其余五种滤镜,除柔焦模式主要用于拍摄肖像、花卉外,浓郁色调、针孔相机、柔和怀旧、黑白颗粒这四种模式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场合。某些在普通模式下效果平平的画面,在艺术滤镜中却会展现出不同凡响的格调,这无疑为普通爱好者拓展出一条简易而又充满趣味的摄影创作之路——面对某些看似平淡的场景,感觉毫无创作灵感的时候,艺术滤镜或许会为你带来意外收获。而且E-PL1的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也支持在艺术滤镜状态下工作,虽然流畅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的确是另一种有趣的体验;只是限于处理器速率,在立体效果模式下拍摄,无法实现录音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ART和iAUTO、SCN类似,都属于“傻瓜模式”,因此无论使用何种艺术滤镜,用户都无法手动调整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但允许调节曝光补偿级);而且由于没有直接的ISO快捷键,E-PL1在滤镜模式下也无法设定感光度(如果要改变感光度必须进入内部菜单或把相机调回P、A、S或M档,设完ISO之后再调回ART模式进行拍摄)。对于高级用户而言,想要通过参数微调来改变艺术滤镜模式下的成像效果,在E-PL1上暂时还无法实现;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机型上这一愿望应该可以变成现实。

使用艺术滤镜的同时用户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E-PL1的运行速度在ART模式下会被拖慢,具体表现为部分滤镜工作状态下取景帧频降低(针孔相机、立体效果模式表现最为显著)且拍摄完成后需要等待数秒才能回到拍摄状态。这显然是由于图像处理芯片的速度局限造成的,对于一款便携式相机而言没必要在这方面吹毛求疵,但若使用艺术滤镜次数较多无疑会明显增加耗电量,因此建议用户为E-PL1配一块备用电池,以防不时之需。

2、取景与对焦

相比其他一些中高端产品,E-PL1的液晶监视屏指标并不算很出众(2.7英寸、23万像素),但从实用角度出发却不存在任何问题。对于用惯光学取景器的用户而言,要适应液晶屏电子取景可能需要花一点时间,但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使用习惯难以扭转。不可否认,在强光环境中E-PL1屏幕处于默认亮度状态时,其取景的视觉舒适感和清晰度可能逊色于光学取景器;但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其直观的曝光、色彩与白平衡显示,是传统光学取景器无法具备的。

与传统数码单反相机普遍采用的透镜分离相位检测系统不同,E-PL1的自动对焦功能是依靠感应器对比度(反差)检测方式来实现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和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在原理上有所不同且各有优缺点——前者构造较为复杂、响应速度相对较快,但某些时候对焦精度有所欠缺(在低端系统上容易出现跑焦);而后者速度虽然相对慢一点,但精度高、成本低、不占更多机身空间。那么采用反差检测系统的E-PL1,其AF速度究竟如何呢?

经过试用我们发现,大多数情况下E-PL1的自动对焦讯捷精准,11个自动对焦点也足够好用;不过对焦时,镜头会有一个明显的伸缩过程,因此绝对速度不能算很快。对于用惯数码单反的用户而言,或许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两者所存在的差距;但在实拍中,我们感到这一点点延迟并不会过分影响E-PL1的抓拍效率。在光线不足或对焦点处画面反差不明显时,其AF系统也难免会出现犹豫与误差;而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于,某些极端场合下E-PL1会出现较严重的AF合焦困难,不但影响拍摄也无谓地耗费了电量。而且,E-PL1上也没有设置对焦辅助灯。

譬如在面对上图所展现的这个场景时,E-PL1在进行自动对焦时就很容易“陷入困境”;即便完成反差检测,很多时候都坚定地将对焦点落于背景树枝上,难以实现对前景树叶的准确对焦。遇到这类极端情况,可能只有改用手动模式才行。E-PL1支持对焦区域局部放大功能(最大14x),因此使用手动对焦时的视觉精度完全能够得到保障。不过就在撰写本篇时,奥林巴斯官方发布了消息——为数码Pen系列发布一款全新的升级版固件,其主要改进就包括优化算法以提高AF系统的性能与速度。在试用了这款新固件之后我们发现,E-PL1的对焦速度有所改善,但与松下的同类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值得称道的是,E-PL1的自动测光与自动白平衡都比较准确;尤其是白平衡方面,相比奥林巴斯此前的产品有十分明显的改善,自动模式下没有明显的偏色倾向。

3、高清视频拍摄

E-PL1支持30fps、720p高清视频拍摄,视频编码采用Motion(动态)JPEG格式,文件输出为AVI格式;声音采样为单声道、44.1kHz的PCM。一段两分钟左右的短片,输出文件的容量大约为500MB左右。

E-PL1照片拍摄模式下的大部分自动化功能都能应用于视频拍摄模式,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在拍摄前选择P档(程序自动曝光)、A档(光圈优先)、S档(快门优先)或艺术滤镜模式;但拍摄状态中无法变更。对焦方面,用户可选“S-AF(单点自动对焦)”模式,通过半按快门健来实现自动对焦;也可以使用“C-AF(连续自动对焦)”,在这种模式下无需用户采取任何人工干预,机器会根据场景变化不断调整焦点。相比那些支持高清视频拍摄功能,却无法实现全程连续自动对焦的产品,操控便捷性上更接近于DV的E-PL1无疑很适合那些追求方便易用的普通消费者。而其缺点在于,拍摄时不允许用户实时调节光圈系数与感光度,且无法手动选择对焦点;因此也就无法改变景深效果和曝光量。

平心而论,E-PL1的视频功能虽然不弱,但要取代专用的数码摄像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一点与它的两位前辈(E-P1、E-P2)相比并无差异。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三——首先,其自动对焦时镜头有一个明显的伸缩动作,拍摄视频时动态效果上就会显得不够平滑、自然;其次,镜头对焦马达的工作噪音会被录入,而且播放时听起来十分明显;最后,数码Pen系列的视频拍摄都有单个文件最大2GB或7分钟的容量、时间限制。

这“7分钟”似乎显得很没有道理。奥林巴斯并没有DV业务,因此不存在销售策略方面的顾虑;而同属M4/3阵营的松下,其多款M4/3相机的高清视频拍摄却没有这方面的限制。进一步联想到松下产品在视频功能方面普遍强于奥林巴斯,我们不由产生疑问——作为合作伙伴的这两家日本品牌,在M4/3相机的高清视频功能方面,是否存在某种协议呢?掌握着LiveMOS传感器研发这一核心技术的松下,对奥林巴斯提出这样的限制要求似乎也合情合理;若当真如此,松下显然是希望借着视频拍摄性能方面的优势,而稳步保持自己在M4/3领域拥有局部范围的领先。毕竟,在光学领域实力强大的奥林巴斯既是松下的重要合伙人,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4、图像合成功能

E-PL1支持“多重曝光”及“图像合成”,两者功能类似,但使用起来有所区别——E-PL1的多重曝光模式只允许将两次曝光结果合二为一,且合成处理在两次曝光完成后立刻自动进行;而图像合成功能则支持将两或三幅RAW图像合成为一个JPG文件,合成处理必须在完成拍摄后通过用户设定才能完成。使用多重曝光的优势在于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而图像合成则无疑拥有更大的后期调整余地。

E-PL1 多重曝光实拍图样

以上便是利用多重曝光模式获得的照片——先拍一张键盘按键、再拍一张铅笔笔尖,合二为一后生成上图之效果。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创新设计,但并非每个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都会向用户开放这类功能。此外,使用多重曝光或图像合成,配合三脚架,都可实现HDR(高动态范围)数字图像,但效果上两者略有差距。为了验证与对比,我们选取了一个亮度反差较大的代表性场景,做了如下测试。

在确保白平衡、感光度等参数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同一时间段内我们采用相同的测光模式并固定对焦点,首先拍摄了图样A与图样B。A图没有使用曝光补偿,窗外大楼的细节比较清晰,但室内细节几乎被淹没在一片漆黑当中;拍摄B图时,我们将曝光补偿调节至+3,此时室内细节清晰可辨,但窗外景物完全被高光所笼罩。显然,在面对此类场景时,普通的一次性曝光很难全面捕获画面不同位置的图像细节。随后我们打开多重曝光功能重新拍摄,两次曝光的补偿级数分别为0和+3,合二为一后生成图样C;可以发现C图的窗外细节与室内细节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但窗外部分的曝光仍略显过头。紧接着,我们又用RAW格式连续拍摄了三幅图像,曝光的补偿级数分别设为-3、0和+3,使用图像合成功能后生成图样D,此时照片上的画面细节,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均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通过上述测试可知,如果应用得当并精心调节,用户完全可以用E-PL1的机内处理引擎创作出效果不俗的HDR图像。

五、测评总结

1、E-PL1的主要优点:

●体积小巧重量较轻,便携性好且利于抓拍。

●附带机载闪光灯且设计巧妙,整体实用性相比E-P1、E-P2有所增强。

●高感光度画面噪点控制卓有成效,ISO800完全可用。

●拥有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数码艺术滤镜功能。

●高清视频拍摄支持连续自动对焦,方便易用。

●支持“多重曝光”及“图像合成”,可机内生成HDR图像。

2、E-PL1存在的主要不足:

●没有控制拨盘设计,完全依靠十字键,操控舒适感欠佳。

●某些艺术滤镜模式下,机器运行效率有所降低。

●明亮环境下,屏幕取景舒适度略显不足。

●没有对焦辅助灯;某些场景下会出现自动对焦犹豫甚至合焦困难。

●高清视频拍摄无法实时改变光圈大小与对焦点;有文件容量与拍摄时间限制。

3、结语

经过细致测试与广泛实践后,我们觉得E-PL1是一款优秀的便携式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它轻便实用、功能丰富,画质良好、性能适中。作为目前奥林巴斯M4/3相机序列中设计最为简化的产品,它在大多数关键指标上并不含糊,机载闪光灯让其在硬件功能上甚至更为全面;测试结果与试用体验也令人感到比较满意。

E-PL1拥有接近于口袋相机的小巧体积。相比数码单反,M4/3的小机身无疑更利于抓拍;较轻的重量,也不会成为用户的累赘;而相比消费类DC,E-PL1的画质优势明显。它无疑获得了体积与画质的良好平衡,无论是作为中端消费者的主力机,还是作为专业用户的备机,E-PL1都是称职的。

E-PL1上市之后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在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缺货状况,奥林巴斯为这款产品所设定的市场策略已然初见成效。上市不久的E-PL1无疑仍有一定降价空间,如未来套机价格有望降至4000元以内,它对高端消费类DC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M4/3系统越来越成熟,面对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越发高涨的需求,佳能与尼康两大巨头是否会加速各自EVIL类产品的研发进度呢?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