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创新Aurvana air耳机以及为什么品牌比硬件参数更重要
在出席与中国联通合作的HTC One时尚版发布会时,HTC全球销售总裁兼CFO张嘉临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表示,在手机的配置日趋一致的情况下,手机品牌和体验将越来越重要,因为即便4G手机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重要的是体验。
此前HTC与中国联通举行了盛大的HTC One时尚版发布会,HTC One时尚版是一款中档价格但配置较高的手机,其最大特点是价格为2799元,联通合约套包价格也只有2999元,这个价格让HTC One时尚版受到高度关注,
对于为何联手联通首发HTC One时尚版,HTC全球销售总裁兼CFO张嘉临表示,HTC与联通的关系一直非常好,今年双方有8系、时尚版等多款手机的合作,HTC One时尚版在联通体系内由中国联通全资终端子公司联通华盛代理。
关于为何推出HTC One时尚版,张嘉临表示,在设计这款手机的时候,HTC的诉求是一定要有旗舰的风格,必须要有时尚的设计。所以针对HTC One时尚版,讨论的不是硬件参数的比较,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它有很多创新设计,比如智能预知感应启动、有来电时直接拿起手机接听、配合上智能立显保护皮套,有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另外就是设计,时尚版的外壳采用双曲线设计,不仅使外观时尚靓丽,而且单手握持感很好。
尽管一季度亏损,但HTC在近几个月来的表现的确是可圈可点,随着产品和营销政策双双取得成功,使得其在4月实现了221亿元新台币的营收佳绩。 HTC在今年主打的旗舰手机HTC One (M8) 和中端机型Desire 816不仅在台湾市场表现颇为抢眼,在这两款产品推向内地市场之后,也实现了预售量超百万台的佳绩。
对于目前的策略,张嘉临表示,HTC智能手机立足于稳固高端市场,即继续巩固和持续高端手机市场的地位;同时,HTC希望从今年开始恢复在中档市场的地位,入门级手机市场也可能会参与;并且,HTC每年都会出一款旗舰机,就相当于LV的经典款。
HTC基本不推千元机,对于怎么看待千元机,张嘉临认为,现在千元机都是拼照相机像素、核数量、屏幕大小等硬件,HTC觉得还要千元机也还有其他其他因素,比如设计、品牌时尚元素等。比如作为2000多元的手机,HTC One时尚版独立于以iPhone 为代表的设计风格的后背双曲线设计,多彩的外壳也区别于时下廉价感太强的糖果色,更有质感。摄像功能也增强了自拍美颜与广角效果,迎合年轻用户。
对于4G手机,张嘉临表示,“我们认为,4G手机也是需要好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有4G功能,而现在很多的想法变成了希望4G功能的手机价格越低越好,可能会丧失了体验,这不是HTC的方向”。
B&O A8、铁三角EC7、创新Aurvana air 耳机对比测评
B&O(Bang & Olufsen )A8、铁三角(Audio-technica)EC7、创新(Creative)Aurvana air,今天三款对比的耳机产品,它们同样采用两侧独立挂耳式佩戴方式,同样注重工业设计和精致做工,虽然前两款产品已鲜有市售品,但三者各方面定位都非常接近。我们在前不久,已经单独发布了创新 Aurvana air测评《Creative 创新 Aurvana air 耳挂式耳机测评报告 》[作者:夏昆冈 ] ,出于在年轻时也对两款老产品有过憧憬和崇拜,所以我们和很多玩家一样很希望将这三款外形风格类似,定位相同的耳机进行一番对比,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小小的愿望。
对于前两位来说,不得不让我们要有所怀旧,在6-8年前它们是很多玩家心目中偶像级产品。尤其是B&O A8,它精湛的工业设计与精致的工艺,对其后两侧独立耳挂式设计耳机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很多玩家也可能从A8开始去了解B&O偏执于奇特工业设计的奢侈品牌。毫无疑问,对于A8来说,也许完全配得上来自于“B&O纯正血统”类似的宣传口号,即便在现在如此浮躁的市场中B&O A8也足以让你信服。
在铁三角EC7发布当年,我们关注并不够多,但对铁三角在2003-2004年左右时间段的耳机产品却印象颇深,从CM7、EM7和EC7金属味浓,做工精致,工业设计出色。由于当年塑料的模具还不够精细、金属电镀工艺也差,用金属打造的耳机主体外观要比主流市场的塑料产品质感更是要高出许多。大家也许还记得CM7几乎是在2005年左右(中国山寨元年?)被大量仿造的情景。回想当年,正是SONY Walkman没落与中国大陆耳机市场的后索尼时代。我们似乎还能从EC7的短线设计中看Walkman线控时代应用背景。我们还专门找到了当年的SONY E888SP,发现EC7的短线几乎与E888短线设计一样长。
说到SONY E888,我们顺便看一下21世纪初几年中中国大陆市场耳机定价,抛开2001年左右舒尔、音特美等高端耳机,B&O A8定价稳定在800元,根据我们查资料发现铁三角EC7 2004年底推出2005年售价在1200元左右,并且铁三角EC7的目标就是B&O A8。在SONY E888SP还是大多数粉丝心目中顶级耳塞的年代中它的定价为399元,B&O作为一个习惯偏执于外观工业设计的奢侈品牌,800元定价似乎还算合理。如果拿出当年常用随身听(或者现在身边的音乐手机,MP3等也一样),你会发现B&O A8确实要高出SONY E888许多。而铁三角EC7发布已近2005年,千元定价针对A8,代表了对自己产品的明确态度。在2005年后的几年中,B&O A8紧跟经济形势,价格狂涨一倍……
怀旧就到这里,言归正传,进行这两位经典老产品与创新新作的对比。在前一篇创新 Aurvana air的测评中我们介绍过这是一款2009年9月发布的产品,发布年代相差很远。关于这款耳机采用金属材料以及镀层的特点与优势大家可以查看原文。为了与另外两款产品的对比,我们这里稍作一些补充并从外观工艺开始第一部分对比。
如果大家当年对EC7和A8的金属质感印象深刻的话,当拿到创新Aurvana air时会感觉两位老前辈竟然有太多的塑料味,显然创新的Aurvana air从挂耳支架到耳机本身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如果这样的设计出现在EC7的时代,应该可以超越同时期的SONY奢侈品牌Qualia了。前文我们曾提到,由于当年塑料模具工艺不够先进,为了实现更好的造型采用金属是个好办法。而Aurvana air作为近年生产的产品,又利用了这三四年来明显提高的金属电镀工艺,将耳机主腔体的外观做出了逼真的金属效果,从而与挂耳支架达到很好的融合。当然,我们并不是说EC7与A8的设计就不如Aurvana air,我们只是想从三者不同中简单说明一下近年来制造工艺上发生的变化。
对于三款耳机的制造工艺与工业设计,在同类耳机中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家从图片中应该可以得到答案了。那么,这种两侧独立挂耳设计在佩戴中有什么优势?这三款耳机佩戴舒适度是否有区别,对音质有怎样的影响?我们来一一介绍。总体来说,单侧独立挂耳设计无非是为了增加佩戴的稳定度,由于挂耳结构可以平行于耳朵做近180的旋转,所以佩戴后可以根据用户习惯紧固耳机。同时,对于需要移动使用的用户来说,这个设计显然要比普通耳塞稳定得多,对于佩戴眼镜的用户来说也没有太大不便,不过需要一定的习惯过程和佩戴技巧。
首先来看B&O A8的佩戴和使用感受,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A8耳塞主腔体是很厚的,这与主流的普通耳塞有着较大不同,不知道如此设计是否和声学效果有关。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这样的尺寸不使用耳挂式佩戴,很难稳定的正常使用。B&O的耳挂设计很好,正好让用户可以将A8耳机嵌入耳中,我们曾经使用过几款类似造型的非耳挂式产品,发现较厚的造型会影响佩戴稳定度造成漏音问题,但A8的耳挂设计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使用中,你甚至可以用手加外力压紧A8,会发现其实与非压紧状态差别很小,这在耳塞中并不多见。
铁三角EC7耳机腔体设计并无太多特别,如果作为一个普通耳塞同样可以佩戴舒适,EC7在耳挂架细节方面更加用心,在几个可以转动的轴上都有精致的电镀件,在2004年使用这样的工艺足以让人惊叹,就好像在那个年代你看到iPod的白色塑料与所谓iPod白的JBL iPod音箱一样。在耳挂架对佩戴舒适性上EC7同样是不错的,不过耳机架对漏音控制帮助上不如A8效果明显,如果增加海绵会对中低频厚度有所改善。
创新Aurvana air,采用了类似记忆金属的耳挂架,在之前测评中已有详细介绍。耳机本身腔体也较厚但比A8容积应该小一些,佩戴同样舒适,由于金属材料与造型的原因,Aurvana air的重量也相对较轻,外出佩戴更加舒适轻便(主要优势可能是相对于A8较为粗大的耳挂后部)。在漏音控制上,Aurvana air如果增加海绵同样在中低频上会带来明显改善,根据大家喜好可以考虑增加海绵套。
音源的选择
在音源选择中,我们使用乐之邦Monitor 02 US、SONY D50录音棒、iPhone 3GS作为参考。初听感受,对于高端动圈类耳机来说,这三款耳机风格较为接近,与入耳式动圈类耳塞风格有明显区别。三款耳机在解析力和中高频表现上均有明显高出主流耳机的水准,而这种优势在普通随身听音源上更为明显。在选用音源时,我们使用Monitor 02 US的耳机输出1口(即高阻抗耳机口),有些奇怪?这三款耳机对两个耳机输出口的差别表现明显,1口对管输出、2口运放输出,在高频较大动态时1口的控制力较好,在这三款耳机上表现明显。同时,值得一提的是SONY D50虽然在高频细节上稍不如Monitor 02 US以及低频动态控制力方面的明显劣势,但在高频大动态上有较好表现。Monitor 02 US推这三款耳机,在某些情况下高频会出现一些小小失真。以上耳机均经过长期自然使用,实际煲机时间超过数百小时,接下来是我们的测评。
首先,来谈一个奇怪的问题。在几年中对B&O A8的测评文章中都对其的声场描述最为不惜笔墨,号称声场宽广,我们对此观点感到非常意外。无论如何对比,我们也没发现A8在所谓的声场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关于动圈耳塞在声场上的观点,我们在之前TF10的测评中专门有文字描述。由于HRTF曲线的问题,耳塞产品强调声场基本可以被认为是声音空间感的大或小(夸张的举例这个音乐像在礼堂还是洗澡间演奏),而与HiFi音响以及音乐欣赏谈到的声场大相径庭。对于耳塞产品而言,有不离谱的空间感和避免严重的颅中效应就不错了。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说B&O A8声场好?
B&O A8声音特点在于中高频声音密度高声音稍偏硬,结像力好,对于小编制音乐或者人声,在动圈耳塞中具有较准确的定位。与其他两款耳机相比这的确是A8的优势,至于在大编制的交响乐乃至偏电子的New Age或电影音乐中,我们认为论空间感(或暂且认为是声场)EC7和Aurvana air优于A8。综合后面两款耳机高频表现,我们还要谈一下具体优势在哪。
高频的对比
在高频方面,三款耳机都具有较好的解析力。但创新Aurvana air表现正如我们之前测评文章中所描述那样,具有一种灵气,并初步具有HiFi所提到的“空气感”,在拨弦拉弦类乐器乐器中有着很迷人的效果。这种在高频较高部分细节上的优势相对其他两款耳机非常明显,这说明Aurvana air相比其他两款具有更好的高频延伸和解析,和较好的瞬态。
在高频部分,铁三角EC7也颇有特色,当你以同样音量从其他两款耳机换作EC7时会被音量的增大吓一跳。EC7在中高频部分的突出格外明显。在高频部分,虽然它的向上延伸不如Aurvana air,但高频量感却优于Aurvana air和A8,同样具有较好的解析力,在表现弦乐时不如Aurvana air细节丰富,但也足够华丽稍偏硬,瞬态表现也较好。中高频的突出,主要让EC7的人声表现中女声部分有些特别,女声明显年轻化,朝气蓬勃,对于部分女声表现偏差有些大。
相对EC7和Aurvana air来说,A8高频的解析力上有些偏弱,高频细节也稍落后于EC7,但声音密度好,结像力好。在SONY D50上,A8的高频会表现的更好一些,声音密度和层次得到更好表现。
中频与人声的对比
在中频和人声方面,前面谈到EC7的表现最为特别,中高频处明显有突出的频段,这个声音的特点对部分成熟女声有着不好的影响,因为此时的声音风格变化太大,显得过于年轻,偏生硬。在中频解析力方面,由于EC7的突出设计表现的也更好一些,但这个突出只在中高频部分,在中频部分例如男声、乐器基音处,EC7并不够饱满。
B&O A8在整个中频方面相对更为平均,在乐器表现,人声甚至小编制乐队较大动态时,A8整体表现最为饱满扎实,控制力好。但A8中频部分解析力稍差,声音偏生硬,层次不够丰富。显然,对于一个小小耳塞声音饱满与层次细节的确是一对矛盾,如果都能很好解决就会让整体听感提升一个层次。
创新Aurvana air人声表现松弛自然,与另两款耳机相比稍稍偏弱,但细节丰富,层次清晰,解析力很好,结像优于EC7稍弱于A8。在人声表现上,成熟女声表现最为出色,声音柔和内敛。但对于口水歌中偏年轻的女声,需要音源和录音的配合。相对其他两款耳机,Aurvana air在音源不好的情况下相对更容易发生齿音,和高频的细微过载失真。
低频方面的对比
在低频方面,非入耳式的动圈小耳塞在低频的量感上均没有太好表现,尤其是与入耳式动圈耳塞相比具有风格上明显的差别。在三款耳机中,B&O A8仍坚持着自己高密度的声音,低频相对其他两款具有较好的动态,但下潜最少,量感也最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低频方面,A8相对较好,这对于一些钢琴、大提琴甚至鼓的表现时,A8会有更饱满的声音,但这个优势较有限。
EC7的声音,在低频方面显得较为粗糙,如果想获得更好的低频效果建议使用海绵套,此时高频细节损失其实并不算太大。低频下潜方面,EC7较A8稍好,量感上明显优于A8,但在低频具有大动态需求时EC7因此会付出代价,声音变得更加混乱和粗糙,而A8就要来得更加干净,稳定。
创新Aurvana air在低频上仍保持了整个声音高解析力的特点,只不过有些低频时不加海绵套会听起来奇怪。由于它较好的低频解析力,在一些慢速的Bass中,我们会感到Aurvana air的低频偷偷摸摸,有下潜有细节,但量感实在不足。当增加海绵套后,这一问题有明显改善。Aurvana air的低频水准明显高于EC7和A8,下潜更深量感更足,并且具有较好的解析和不错的细节。当然,Aurvana air相对EC7更加不适合大动态低频的音乐。
听音总结
整体而言,Aurvana air作为2009年9月推出的新品,在解析力上的优势全面而明显,近年来发布的新耳机产品似乎都有这个共性。在小编制小动态音乐中,Aurvana air的声音细节和层次相对其他两款耳机有明显优势,而且非常动听。即便是稍大动态的音乐,如果我们使用中小音量去听,也能感受到Aurvana air丰富的细节。在人声尤其是女声表现上,我们认为Aurvana air的声音风格最为动听,声音偏暖偏软,具有较好的结像以及丰富的层次。
对于铁三角EC7而言,是一款中高频颇具个性的产品,也似乎很符合铁三角一些知名型号的调音风格。声音偏冷,偏生硬,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EC7的声音相对还不是铁三角中最冷的,整体风格仍偏中性。突出的中高频,对于流行音乐和普通的随身听播放器来说具有很好的第一听感。对于年轻女声,和快节奏音乐,EC7的风格很合适,活泼有朝气,速度快。但从细节来说,EC7中频显粗糙,高频的解析力优于A8,但稍有颗粒感有些粗糙。
B&O A8,单从我们音源推动来看是三款耳机中灵敏度较低,动态范围较小的一款。我们甚至没有办法让它的高频达到较有冲击力的响度。而在同样输出设置下,其他两款耳机高频已经声音过大不堪重负。拿A8与以上两款耳机对比,描述的文字似乎有些像在做动铁与动圈对比,当然A8与动铁风格还是相差极大的,但这次对比中趋向却比较类似。A8整体声音具有较好瞬态,相对是最能够应对较大动态声音的,整个声音风格成中性,较为保守。高频密度和细节相对低端产品已经算得上优秀,但与Aurvana air这样新产品相比,细节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最后,总结一下几款产品的缺点。B&O A8,在高频细节方面不够出色,低频量感和下潜都表现相对较弱。铁三角EC7,整个声音相对粗糙,在中高频部分拔高对部分音乐比较挑食有利有弊;Aurvana air,高频层次好,但似乎在中大音量时承受力较弱会出现轻微过载失真,Monitor 02 US的与它的组合并不算最好,SONY D50搭配Aurvana air会损失一些细节,但高频控制会有所改善。对于解析力格外出色的耳机来说,挑音源的问题在日常使用中不能忽视。
总结
综合而言,B&O A8、铁三角EC7和创新Aurvana air三款耳机都代表了目前千元级价位动圈耳塞的水平,无论从工业设计、材料做工还是声音上都达到了不错的水平。作为2009年底发布的新生代,仅仅依靠天时之利也应该将一款定位相同的作品做得比早于自己5年以上产品更好。当然,B&O A8的中性风格也是我们所喜爱的,搭配在高频密度和推力上更好的音源会让A8发挥的更加均衡。至于铁三角EC7,具有铁三角品牌声音偏冷的风格,作为一款当年动圈旗舰产品初衷就是挑战A8,总整体表现来看在单个指标上超越A8应该没有问题,但这种细节丰富但又不够细腻的声音风格与A8有明显差别(尤其是人声,流行乐)。结合市场来看,B&O A8和铁三角EC7主要存在老款高端产品产量很少,普通渠道不便购买的问题,当然铁三角在新产品中有一些高于EC7定位的动铁类耳塞,我们有机会也会继续跟进。在动圈耳机中,还有一个流传的神器定制版FS的EM,也是我们所感兴趣的,我们会争取在今后带来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