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可能为美国和欧洲提供优越的增长机会
整个2014年,西方交易所运营商开始向东看,并且不怕对他们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存在感到大喊大叫。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可能是其衍生品子公司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
多年来,其以欧元计价的产品和欧洲基准的上市和期权已经由亚洲投资者提供和交易,但最近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希望在该地区发展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亚太地区对欧洲期货交易所产品的访问,它还有两种方式。2010年,与韩国交易所KRX的链接为欧洲客户提供了在韩国核心交易时间之外交易KOSPI 200期权的机会,使他们更容易进入欧洲和美国投资者。
最近,2013年与台湾未来交易所的交易试图从其蓝筹股指数TAIEX中为贸易衍生品带来类似的好处。
另一家希望在该地区取得成功的西方公司是洲际交易所(ICE)。
随着本期“贸易衍生品”的出版,该交易所正在推出其新的新加坡交易所和清算所,这一发展因2013年11月以1.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商品交易所而得到推动。
此举标志着西方集团首次在亚洲建立交易所的直接尝试,其中大部分依赖于当地的销售办事处以及迄今为止与当地交易所的合作关系。
“新进入市场的关键是他们需要确保他们创造出对亚洲市场友好的衍生产品,”SunGard Asia高级副总裁John Warren说。
“清算也推动了大量投资,因为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在亚洲拥有清算能力。ICE一直站在这一领域,认识到新加坡需要更多的清算。“
对于希望打入该地区的外国市场运营商来说,“亚洲友好”可能是最困难的挑战。与美国和欧洲相比,衍生品市场主要是制度性的,在亚洲,零售部分同样重要。
“在许多方面,亚洲衍生品市场比欧洲和美国更先进。资产管理公司在使用衍生品方面非常成熟,并且经常在零售市场的下游使用,“沃伦解释说。
适合的产品
在产品设计方面,考虑到吸引散户投资者以及机构市场吸引他们的潜力,将成为打入亚洲市场的关键。沃伦表示,较小的合约规模和专注于商品的合约很可能成为该地区的赢家,因为它们吸引散户投资者和企业,他认为这些企业的风险规避通常低于世界其他地区,并且更愿意使用衍生品日常合同。
也就是说,与欧洲和亚洲更加同质化的市场相比,亚洲相对分散的性质可能继续成为本地和外国衍生品市场运营商的主要挑战。
“亚洲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叫做亚洲的国家,”沃伦补充道,“这个国家已经支离破碎,并且还集中在更少的更好的场地上,新加坡和香港是主要的中心。”
新加坡和香港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强大,因为该地区的监管增加降低了一些较小市场过去依赖吸引业务的监管套利优势。
对亚洲地区新参与者而言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另一个趋势是投资者对本地经纪人的需求不断增长。MF Global的崩溃导致人们担心类似事件可能在未来发生,并减少对该地区以外经纪人的信任。
然而,许多区域经纪人面临障碍。首先,成为欧洲或美国交易所的清算会员可能具有挑战性,尽管公司正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一家本地经纪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大华银行于去年10月成为CME的清算会员,Warren期待更多跟随。
“当地经纪人需要成为美国和欧洲交易所的清算成员,因此我认为今年我们会看到更多,”他解释说,“投资者希望通过他们当地的经纪商流动,并使用第三方更清楚的人就是'经济上可行了。“
场外交易市场
虽然上市空间在该地区的交易所处于最前沿,但场外衍生品市场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是由于自2009年G20匹兹堡会议以来影响美国和欧洲的全球监管因素相同,其中列出了路线图在全球范围内集中清算衍生品交易。然而,在这些市场中实施监管的方式已经产生了一些非常不同的结果。
亚洲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政策和监管事务负责人Rebecca Terner Lentchner表示,欧洲和美国不同的政策优先事项,法律框架和实施时间表使全球市场参与者和其他欠发达国家的参与者难以接受管辖区遵守G20在2009年制定的原则。“危机的不同经历导致欧洲和美国在实施这些改革方面存在严重分歧,这可能为大型全球活跃银行创造一个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资产经理,“她说。
G20旨在降低全球衍生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计划集中在将标准化工具迁移到集中交易平台上的中央报告和清算交易。
非标准化工具面临更高的利润和资本费用。必要的是,最大的司法管辖区是第一个通过和实施新立法的司法管辖区。
与欧洲和美国相比,亚洲的场外交易市场规模较小,多样化程度较低,建立在不同的法律框架之上。这影响了监管改革的步伐和细节,以及其他当地因素,例如某些司法管辖区的货币控制以及该地区特定工具的不同交易量。
虽然利率掉期(IRS)是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衍生品,但外汇衍生品主导亚洲市场。香港是亚洲(日本除外)亚洲最大的单一股票挂钩场外衍生品市场,但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主导的市场IRS交易量很小。
来自亚洲的报道
G20要求将OTC衍生品交易报告给贸易存储库的要求仍在亚洲推出。在日本 - 占该地区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大约一半 - 报告规则与美国“多德 - 弗兰克法案”规定的规则同时生效。虽然欧洲市场基础设施监管(EMIR)在2014年2月采取了大爆炸方式,要求买方和卖方公司报告场外交易和上市衍生品交易,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正采取更为渐进的方式。
尽管在完成报告任务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许多亚洲场外交易衍生品交易商的注意力将集中在2015年的清算上。
虽然日本正在扩大必须集中清算的工具范围,但新加坡仍可在年底前推出强制清算,但香港和澳大利亚仍在咨询市场。
由于自愿交易量大部分位于LCH.Clearnet的SwapClear,至少对于美国国税局来说,场外衍生品清算市场份额的代理权争夺战最明显的是中央交易对手(CCP)在亚洲主要枢纽的国际定位。
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现任交易所集团的CCP已根据支付和结算系统委员会和国际证券组织制定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PFMI)原则投资获得合格的CCP(QCCP)地位。 ,但这并不能保证全球竞争的权利。
“EMIR立法对CCP的一些风险管理实践非常规范,”ISDA亚太区域主管Keith Noyes解释道。“要在欧洲被认可为QCCP,外国CCP必须向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申请承认,这涉及欧盟委员会确定国家等同性,对”等同“的法规和法律的遵守情况的评估到EMIR,以及在ESMA和当地主管监管机构之间签署谅解备忘录。如果他们不能被认可为QCCP,他们将根据资本要求指令IV受到更高的资本费用。“
遵守不同司法管辖区达到同一全球目标的立法路线的额外成本令人沮丧,但近几个月已取得进展。EMSA已对澳大利亚,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的CCP监管制度采取等同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