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通常在发行时设定一个预期收益

国际2020-02-06 15:59:49
导读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的呈现形式也悄然变化,其中传统的预期收益型正逐步被业绩比较基准所替代。据统计,自理财

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的呈现形式也悄然变化,其中传统的“预期收益型”正逐步被“业绩比较基准”所替代。据统计,自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今年2月份,全国净值产品存续量达5520款,同比增长3933款,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快增长。

“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通常在发行时设定一个预期收益,在产品到期清算时绝大多数产品实际收益率可以达到预期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是净值型理财产品未来收益的目标,并非产品收益承诺。”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说。

于康解释,设置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形成大致判断,同时有助于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固有印象。对管理人而言,业绩比较基准是其投资管理运作理财产品的收益目标,也为超额管理费分成提供了参考标准。在理财产品收益核算期,当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人对于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在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分配,平衡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的利益。

据记者了解,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设定模式可以归为以下3类:固定值、区间值、基准组合。

固定值模式是选取某一固定数值作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固定的数字可以给予投资者直观感受,便于投资者依据自身投资预期选择配置产品。虽然业绩比较基准不作为产品收益承诺,但如果产品最终投资收益较高偏离业绩比较基准还是会对产品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而管理人会尽量保证最终收益与目标值的偏差处于可控范围内,这对管理人估值方式和投资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区间值模式是根据执行相应产品策略的历史数据模拟回测,推算出的收益率区间估计。

基准组合是综合考虑产品类型、投资范围和资产配置比例等因素,利用复合指标作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区间值和基准组合模式的业绩比较基准均为非定值形式,对投资者而言,收益目标相对模糊。但区间值和基准组合模式的业绩比较基准与市场行情结合紧密,可更为实际地辅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

从发行占比情况看,2017年以来,市场发行的封闭式、半开放式和全开放式3类净值型产品中,固定值模式业绩比较基准产品占比超过60%;随着产品流动性增强,固定值模式业绩比较基准产品占比下降,非定值模式的业绩比较基准占比逐步上升。

如何看待业绩比较基准产品?专家表示,首先,投资者要知晓“业绩比较基准”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仅是理财产品设定的未来目标,存在收益不及预期的可能性。其次,投资者可关注产品净值表现及产品投资的运作情况,了解资产质量变化、投资策略变动、资产组合调整对产品收益的影响。最后,在关注产品净值表现和运作情况的同时,投资者还应更多结合自身流动性需求和投资风险偏好选择适宜产品,以达成自身投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