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二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01
十二个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国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大多与原始信仰、天文现象、历法、数学以及后来的节气有关。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十二个传统节日如下:
1.春节
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年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元年年底,是中国最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代传统节日。节日活动主要包括拜年、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描述春节的诗歌包括北宋王安石《元日》:鞭炮声后一年,春风温暖屠苏。在家家户户的小学生日,新的桃子总是被旧的象征所取代。
2.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元夕、元夜。有看灯笼,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南方包饺子,北方卷饺子。描写元宵节的诗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诗《生查子元夕》:去年过元宵节,花市灯火如昼。月亮升到柳树上,黄昏时他和我幽会。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月光和灯光还是和去年一样。再也见不到去年的老朋友,眼泪的泪水都湿透了衣服。自唐代以来,民间就有夜间观灯闹灯的习俗。北宋时期,14日至16日实行宵禁,逛花灯街、花市,通宵歌舞,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年轻人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3.寒食节
清明节前的第二天或第一天三天不宜吃生冷食物。传说晋文公流亡时,介子推曾为他割股充饥,但晋文公回国称王后,把介子推忘在分封制里,介子推也不想为了名声而自吹自擂,就跟着母亲隐居起来。后来,晋文公多次要求介子推出山,他不想做官。最后,晋文公放火烧山,介子推抱着母亲在树下烧死。后人为了纪念忠臣义士,介子推死的那天不生火,吃冷食。
4.清明节
每年清明节是4月5日,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描写清明节的诗歌有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丧魂。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哈哈大笑,没有回答杏山村。
5.端午节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摘艾叶、绑红线等等。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在这一天死于汨罗江。
6.中国情人节
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据说牛郎和织女每年都在这天晚上穿过天河相会。女人们在庭前放上果脯和酒,在月亮上穿上五色线的七孔针。路过的都是小聪明,这叫讨巧。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描写七夕的诗词有秦观的《鹊桥仙》:金风玉露相见,必赢,但世间其他无数。共同诉相思,柔情似水,相见恨晚如梦,当不忍睹桥上浪迹
重阳是九月初九,九是阳的最高数,故名。这一天有爬山、赏菊、饮酒、佩戴山茱萸的习惯。现在它被定为老人节。描写重阳节的诗词有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到兄弟们的身体登上了高处,也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丝遗憾。
10.腊八节
冬至是最短的一天,古人把它作为节气的起点,举行庆典和祭祀。在古代,腊祭在年底举行,这被称为腊月。根据佛祖释迦牟尼的传说,现在是十二月的八成时间,所以佛寺会在这一天煮粥拜佛。受此影响,民间会在这一天(腊八)定腊八节,煮腊八粥。
1.小年
新年在12月23日或24日(现在的23日),也被称为灶神节。据说灶神是上帝派到民间的守护神。每年这一天,神报民间善恶,所以这一天,我祭拜厨房灶台,希望能对神说一句好话,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年吃厨房糖。这一天主要是扫尘和祭灶。
12.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夜,旧的一年结束,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所以叫除夕。有避邪(燃鞭炮)、守岁、吃团圆饭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