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易融是否拥有等保三级认证也是判断一个网贷平台安全性的硬指标之一

商业2020-03-23 15:10:24
导读据网贷天眼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底,网贷行业在运营平台数量为1609家。2019年6月底,网贷行业在运营平台为923家,半年时间平台数量锐减近

据网贷天眼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底,网贷行业在运营平台数量为1609家。2019年6月底,网贷行业在运营平台为923家,半年时间平台数量锐减近700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合规的网贷平台,使投资人收益受损,甚至血本无归。2019年,网贷还能投么?其实,随着整顿的推进以及风险的出清,网贷行业发展将更趋健康。与此同时,网贷平台理财操作便捷、收益可观、期限灵活且省心省力等优势依旧明显。那么,在筛选网贷平台时,考察其安全性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ICP经营许可证

网贷因其互联网金融属性,合法经营的第一步就是应持有ICP经营许可证。

ICP经营许可证又称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根据国务院令第292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办理许可与备案的通知》,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经营许可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不仅如此,2016年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网贷平台“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所以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可以首先查看其官网上是否有相关ICP经营许可证的说明。如果没有,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合规的网贷平台。

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ICP经营许可证只是最基本的“入门许可”。对于网贷平台而言,还需要获得由公安部核发的国家等级保护认证,保护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国家等级保护认证是我国最权威的信息产品安全等级资格认证。目前,非银机构的最高级认证就是第三级认证,属于“监管级别”。正因为其要求严格,目前拥有“等保三级”认证的网贷平台数量极少。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底,拥有“等保三级”认证的平台数量仅为150家,不足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20%。

所以,网贷平台是否拥有“等保三级”认证,也是判断一个网贷平台安全性的硬指标之一。

三、银行存管+白名单

除了信息安全之外,资金的安全更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在上述提到的《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网贷平台资金需要银行存管。通过银行存管,资金和交易被有效隔离,网贷平台将无法直接接触到资金,避免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4月底,共计有700余家网贷平台上线资金银行存管系统,相对而言,合规比例较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银行存管,2017年11月网贷整治办和互金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测评工作的通知》,针对从事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进行测评,测评结果采用“白名单”制。所以,在筛选网贷平台时,不仅要查看其是否上线银行存管,还要查看该银行是否已进入了“白名单”。

截止5月26日中国互金协会官网披露了11个批次,共45家银行通过测评,进入网贷存管银行白名单。

不论是ICP经营许可证还是等保三级、银行存管,因为均在《管理暂行办法》中有着明确的要求,所以也被称为合规“三证”。能够同时拥有“三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平台合规程度较高。尽管这只是最基本的门槛,但却已经拦住了大多数平台,缩小了筛选范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具备“三证”的网贷平台仅有51家(借贷余额1亿元以上)。

四、注册资本与平台规模

在满足上述合规条件的基础上,平台的注册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其抵御风险的实力。今年4月,基于网贷平台资金实力的风险管理要求,监管提高平台实缴注册资本的标准。不少实力雄厚的网贷头部平台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使自身注册资金提升至5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末,全国达5亿元注册资本的平台仅有20余家。

此外,平台经营规模也是其实力的一种表现。目前,网贷行业集中度正逐渐加强,二八效应已经显现。以借款余额为例,相关数据显示,5月借款余额规模前20名平台的规模为3293亿, 约占总贷款余额的47%。在注册资本超5亿元的平台里,借款余额规模超百亿的共有11家,玖富普惠、人人贷、爱钱进、恒易融、拍拍贷位列前五。

五、信息披露

在规模、注册资本等同等条件下,网贷平台信息披露越透明,代表其运营越安全规范,而且平台的信息披露工作也已经纳入了监管要求,成为评判平台规范化运营的主要标准。

目前,能够查询到网贷平台相关运营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网贷平台官网进行查询,不过前提是该平台在信息披露透明化方面的工作必须规范可靠。二是通过“金融服务平台”APP进行查询,该APP于今年5月30日上线,由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开发并运营,有互金专委会的管理和规范,查询更便捷,也更受广大查询的出借人、借款人的欢迎。

截至7月9日,已有40家网贷平台接入“金融服务平台”,并且被广泛查验。原则上投资人查询越多,数据越真实。其中,恒易融、人人贷、玖富普惠、爱钱进等平台查询数量较大。

经过以上这五重严格的“过滤”后,不合规、不安全的网贷平台已大幅减少,二八原则凸显,优质的头部平台经过优胜劣汰也走得更稳更好。例如:恒易融、人人贷、玖富普惠等头部平台都符合考量平台的这些重点安全要素。在运营管理和金融科技、风险控制等方面,这些平台也都有着较强的实力。以头部平台恒易融为例,通过自身多年的大数据积累沉淀以及与征信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密切合作,恒易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创新研发和布局,保障了平台的风险管控水平和服务运营能力,构建了平台的安全防火墙。

去年以来,P2P行业不断洗牌,头部平台的合规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行业“二八效应”的逐步加强,网贷格局也“拨云见日”,愈发明朗起来。据统计,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已经不足1000家,下降至914家,环比下降6%。

作为北京“线下理财巨头”之一的恒易融,已于近期已完成了将实缴资本金增至5亿元,工商信息也已经变更。诚然,面临合规备案迎来实质性进展,恒易融也不断地加快了跑马圈地的步伐。

不过,作为待收规模超过100亿的头部平台,恒易融却也被平台信息披露不足和用户投诉等问题笼罩着。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致电该平台求实,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公司座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发送的提纲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完成实缴5亿元资本金

近日,恒易融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其主体运营公司已将实缴注册资本金增至5亿元。工商信息显示,2019年4月25日,公司两名股东自然人股东宋伟、鲁传伟完成了全部的增资实缴,并于5月27日在工商系统公示。

根据早前流传出来的“网贷平台备案方案”要求,区域性经营机构要满足实缴资本5000万元,全国性经营机构实缴资本要达到5亿元。据统计,目前已有至少32家平台的注册资本达到了5亿元。业内普遍认为,实缴5亿可以代表平台有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但不能证明平台安全性,也并非是备案的“保单”。

公开资料显示,恒易融P2P平台成立于2011年6月15日,由北京恒昌利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目前已接通北京农商银行存管。官网显示,截止2019年5月31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226.24万人。

来自网贷天眼的5月份信披数据表明,该平台5月资金流入为-4.68万元,在209家平台中借贷余额排名第6,当前资金流入状态正常。截至5月末,平台累计交易额688.71亿元、借贷余额292.65亿元、累计出借人数33.43万人、累计借款人数96.24万人。

另据零壹财经近日发布的2019年5月“中国P2P平台贷款金额TOP50”排行榜显示,恒易融5月份排名第16位,借贷金额为5.9亿元,环比下降42.7%。

记者注意到,在借贷金额降幅前5名的排行榜中,恒易融排在第一位。此外,在上述TOP50排行榜中,其中21个平台的借贷金额同比上月分别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当前备案在即,全国各地网贷机构或将更积极的严格执行“三降”。

6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互联网金融协会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继续严格执行‘三降’要求的提示”的公告,提示朝阳区内各网贷机构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压降存量业务规模、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的“三降”要求,持续降低业务风险。

记者查看发现,恒易融5月份除了借贷金额有大幅度下降之外,出借人数量和借款人数量环比分别有所上升。根据5月份信披数据显示,平台当前借贷余额292.65亿元,环比上升1.2%;出借人数15.2万人,环比上升2.2%;借款人数62.93万人,环比上升 2.2%。

有趣的是,早在2016年7月,恒易融与恒丰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合作协议》,但最终并未成功上线;2017年7月,恒易融正式上线贵州银行存管,但随即贵州银行宣布因业务转型,2018年3月底彻底退出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恒易融被迫更换存管银行;直到同年4月,恒易融与北京农商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双方达成资金直接存管战略合作。

目前,北京农商银行已经列入白名单,作为平台备案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管存银行的完善使得平台继递交合规自查报告、完成资本金增资与实缴之后,又向监管要求的备案标准迈进了一步。可以看出,恒易融也在不断地提速着跑马圈地的步伐。

核心数据披露不足

然而,作为待收规模超过100亿的平台,恒易融却不断被曝出的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所困扰着。

记者从公司官网披露的“2018年度运营报告”中发现,报告部分核心数据严重缺失,平台资产负债、利润表、现金流量等重要数据并未公布。

而对于官网的信息披露,除了每个月的运营报告和审核报告之外,平台也并未公布自身的逾期率等相关的指标,甚至连借款人等信息也未作披露,产品信息透明度较为不足。

不过,跟据零壹财经数据统计,2018年恒易融共发放贷款24.9万笔,相比去年减少19.5%;放贷总额184.2亿元,相比去年减少19.7%。截至12月31日,恒易融待还余额为250亿元,一年内减少1.05亿元,环比减少0.4%。

记者还发现,在21CN聚投诉、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等投诉网站上不断有用户投诉恒易融涉嫌收取砍头息、高利贷以及存在暴力催收问题等。

例如,2018年12月26日,一名用户在“投诉直通车”平台投诉恒易融“贷款到账金额与合同金额不符,利息超高。”

据用户表述,2018年6月20日,其在恒易融贷款到账金额49595元,分24期还款,首期还3234元,后期每月3373元。用户称其已按时还款6期,共计本金和利息已还金额20099元,但是后来他才发现合同借款金额是70928元。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称其多次打电话申请提前结清剩余欠款,但却被告知还要还款5万多元,用户认为平台的行为属于高利贷,已经超过其能接受借款到账金额3%的月息(年利率36%)的范围。

该用户还在表述中强调,“本人于2018年12月5日电话提出申请和协商,直至2018年12月24日又打电话协商解决也没得到平台的回复和解决,2018年12月25日又再次致电也没能得到回复和解决,多次打电话也得不到回复解决,有电话录音为证,希望得到有关法律机构的协助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致电该平台采访求实,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公司座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发送的提纲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另一方面,恒易融的运营公司是线下理财起家的,同时平台重要业务为个人信贷,资产端也主要来源于线下门店。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线下门店的优势是风险更为可控,缺点是成本过高,且平台很多关键信息都未披露,安全性很难把握。

众所周知,线下理财的风险由来已久,虽然目前恒易融平台线下规模较大,综合实力尚可,但自上线以来从未获得过任何融资,完全属民营控股,如此庞大的线下理财业务或将成为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暗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